找回睡眠--- 身心疾患不上身 點擊圖片放大

找回睡眠--- 身心疾患不上身

(記者  白蕙華報導)

                                                 郭綜合醫院身心科 黃泰銘主任

                                            失眠對身體疾病及心理疾病的影響

失眠症狀指的是在環境合適且有機會睡覺的情況下仍出現入睡困難、無法持續睡一整晚、比預定起床時間提早醒來且無法再入睡,或者一覺醒來仍感覺精神不好合併白天嗜睡等等。這也是一般失眠常見的主訴。失眠也會影響情緒、認知、白天日常生活及工作表現。

五十多歲女性吃了二十幾年安眠藥被先生帶來門診,主因是最近雖吃藥仍然不好睡,常無故流淚,甚至出現自殺念頭。若失眠沒有正確治療,容易產生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或物質濫用等,也是自殺的危險因子。一生的時間裡約有三分之一是處在睡眠的狀態,所以睡眠品質好即是要避免這些後遺症。除了對精神方面的影響外,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

失眠有部分是晝夜節律障礙

晝夜節律又稱生理時鐘,是存在於生物體內的生理週期,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無時無刻不受其影響,與白天黑夜一天的光線循環相配合,人體生理活動受此二十四小時節律的影響,如內分泌、代謝、心血管活動、肝腎功能、腸胃活動與免疫作用,都產生了週期性的協調變化,來達到人體各系統功能的合協運作。光刺激經由視網膜-下視丘徑路到視交叉上核調節,然後再主導體內的生理活動節律,並且掌控褪黑激素分泌與核心體溫,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即是睡眠,晝夜節律是人類睡眠節律,一旦晝夜節律不協調,使晝夜節律失去恆定,睡眠就會開始產生障礙。

晝夜節律失調是造成時差及輪班工作睡眠紊亂的主因。某些種類的憂鬱症造成的睡眠障礙也是與生理時鐘障礙有關。失智患者、腦傷甚至是”加護病房精神病”的覺醒週期混亂更是與生理時鐘障礙息息相關。

遵循晝夜節律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規律的睡眠對我們的身心都有益處,若晝夜節律失調,不只造成睡眠障礙,也會讓各器官運作不協調,這些失序的生理活動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疾病問題,研究顯示失眠相關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甲狀腺疾病、免疫風濕病、感染症、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氣喘、癲癇、精神疾病等等。另一方面,晝夜節律失調與惡性腫瘤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受到人們重視。所以晝夜節律紊亂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可想而知。

了解晝夜節律並應用來做失眠的認知行為調控

各類的助眠藥物是針對腦部神經介質不平衡之調節,所以醫師不一定僅處方安眠藥。合併非藥物治療方法效果是最好的,在夜晚我們的核心體溫會往下調降,運用這個觀念,睡時房間維持較冷的溫度約攝氏2224度,不要用電毯影響了核心體溫會讓腦部得到更好的休息。對於光線的調控,睡前不看手機或電視,睡眠的房間要保持黑暗,在適當的時間接受光照,尤其是清晨,都能讓睡眠得到改善。另外,減少擔心失眠的焦慮,睡覺時不要看時間,不管前一晚何時入睡,隔天均應設定鬧鐘以便早上在同一時間起床。定時作息建立體內睡醒節律,要有錯誤的時間睡眠量不等於對的時間之睡眠量及睡眠剝奪是累積性的,需要數個夜晚睡眠才能恢復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