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台南祀典大天后宮謹訂於國曆9月28日至29日(農曆8月26日至27日)舉行睽違六年之久的「府城迎媽祖」,同時也響應臺南400系列活動,再次體現府城歷史文化與民俗信仰的風貌及傳承,預計將成為下半年,歡慶臺南400年的一大活動亮點!
本次活動記者會由趙副市長卿惠親自主持開鑼儀式,宣告「迎媽祖」活動正式開跑。趙副市長卿惠率先響應「採緣」活動,展現對傳統信仰的支持與重視。「府城迎媽祖」歷史悠久、名聞遐邇,以大天后宮鎮南天上聖母為主軸核心,偕同府城內各大廟宇共同聯袂舉行。
根據連雅堂先生《台灣通史》記載,「台南奉迎天后,綢緞商之以綢緞製旗者無論矣,而金銀商亦以金銀製旗或以金銀環綴合而成,光彩奪目。於是而五穀店、材木店、餅店、香店,各以其物作旗,五花十色,炫煌於道,真是『無旗不有』。」,足以彰顯日治時代既有府城迎媽祖之盛況。
活動預計於農曆五月初一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報名流程,期間內開放府城內各大宮廟參與登記。為此,活動總幹事蘇瑞煌先生特別表示,由於台南市週末假日交通繁雜,為維持遶境與交通狀況雙贏,因而此次報名資格較為嚴謹,欲參加之廟宇單位,除原址需位於府城四城門內之外,另需具備寺廟登記證明,或過往舉行醮典之時,曾前往大天后宮恭請天上聖母蒞臨鑑醮者同樣擁有報名資格!
「府城迎媽祖」活動為台南市重點之無形文化資產,每每舉辦皆受到各界熱烈關注,吸引眾多香客前來共襄盛舉。大天后宮主任委員曾吉連先生表示,今年的活動由管理委員會與大天后宮青年志工共同籌措,力求不同世代共創共榮,以達到信仰傳承的目標。猶如媽祖的香火,代代相傳,年年承順。
此次府城迎媽祖將成為台南市400年的重要紀念活動之一,期盼與各界共同見證此次盛事,為府城的歷史文化與信仰民俗再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大台南公車導入多項智慧科技 提供更優質候車環境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台南市政府為推動智慧交通,將大台南公車導入多項智慧科技設施,盼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適的候車環境,同時打造科技與美學兼具的人文智慧城市。台南市政府交通局今(3)日於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智慧公車候車設施推動成果。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幅員遼闊,公車運輸老舊的設施需要不斷更新擴增,因應當代社會發展,不論是減少公車站紙本告示、增加太陽能照明模組、建置智慧等車系統等,都將使台南市的公車運輸服務更加完善且符合時代潮流。 交通局指出,黃市長相當重視公共運輸服務,特別指示交通局團隊設法克服因為路窄,導致候車亭無法設置傳統智慧站牌的問題。此外,也要針對顯示設備不足、量體厚重、需電力供應且耗能等相關問題,積極推動相關改進措施。 交通局說明,台南市的智慧候車亭目前有727座,其中有42座為簡約造型、融入地景並結合地方特色的新式候車亭;智慧站牌方面,目前有331座,其中有85座為用地精省、資訊優化及結合都市紋理設置的新式站牌。值得一提的是,台南市目前裝設了太陽能電子紙智慧站牌131座,這種站牌的特色為潔能智慧、施工期短並能整合旅客資訊。 至於針對現有的傳統站牌,交通局則加裝了太陽能照明模組,不僅施工期短,更能有效提升夜間候車安全。現已裝設了2,230座,包括溪北1,232座、溪南998座,未來將再裝設1,170座。 未來交通局將針對公車候車設施持續優化通訊顯示技術,期盼在提供實用資訊的同時,也降低設備成本單價,並結合行人空間,融合都市美學設計。畫家侯文欽「七十哲思─我畫故我在」大展
(記者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侯文欽「七十哲思─我畫故我在」大展,共畫了74位中外哲學家,台灣藝術史教授蕭瓊瑞稱侯文欽的畫是「哲思啟迪,藝術狂想」,同時也出版圖文並茂的畫冊,畫展從六月五日至六月卅日在吳園公會堂展出,歡迎品味畫家筆下獨特的哲思。 1954出生的侯文欽,今年70歲,發下的宏願是畫出哲學家系列,他用了2年的時間,日日夜夜和油彩奮戰,以自我生命經驗和學思根底,共畫出74位哲學家,這些哲學家從中國到日本到印度,到歐美國家,從蘇格拉底到孔子,從柏拉圖到老莊,17世紀以來重要的哲學家笛卡兒、盧梭、康德,到黑格爾、海德格、傅柯等等;畫家自己也增加許多他個人心嚮往之的藝術家,如卡拉瓦喬、維拉斯奎茲,和當代知名的歌手,約翰.藍儂、小野洋子,和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乃至涵蓋東西方的「天上三聖母」、美國卡通人物「辛普森」,甚至大自然的「大海」等等;藝術家的藝術狂想,擴大了哲學家的定義,頗為耐人尋味。 哲學家畫像都是50號作品,有單純的畫像,有哲學妙思,更多是摻進畫家自我的生命故事,還有他個人獨特觀點,映照歷史與現實從畫筆下流洩而出。74位哲學家蘊藏74則故事,例如他在畫康德時,也同時畫出他台南一中同學朱高正,朱高正研究康德,經常引用康德名言,在高中時期就顯現政治狂熱,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都在畫家彩筆下透露出來。 在畫中,侯文欽也深深懷念已故老師沈哲哉,把沈老列為第74位哲學家,沈老對侯文欽生命歷程有巨大影響,是繪畫老師也是人生導師,在侯文欽來說沈老就是「美的化身」。 畫展現場布置200號的大作品,是74位哲學家個人畫像,現場有所有哲學家的經典書籍,還設置閱讀椅,觀眾可以自由閱讀,對照畫作,更深入了解畫家的觀點,也有畫家自行設計的文創商品,琳瑯滿目;開幕式訂在六月八日下午三點,邀請出身台南的舞蹈家蔡宜容,帶領「普羅佛拉明哥舞集」現場演出,是一場畫作舞作共融的盛會,歡迎參觀。南大2024阿勃勒節高中熱舞賽 臺南女中奪冠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2024阿勃勒節高中熱舞賽,於5月26日(星期日)下午在該校府城校區登場,由陳惠萍校長主持開幕式,現場上百名高中生齊聚尬舞,熱鬧滾滾。比賽結果由臺南女中Immortality奪得第一名,第二名為新豐高中AsG,第三名為東吳高職Nonstop。 南大陳惠萍校長致詞時表示,每年五月校園內的阿勃勒花盛開,金黃色的花朵如瀑布般,為校園增添無限詩意,也吸引師生、遊客駐足欣賞。本校自2008年起辦理阿勃勒節活動,不僅分享美景也提供學生展演的舞台,感謝各界的支持與參與,阿勃勒節已成為師生及校友每年期待的校園盛事,希望越辦越好,讓更多人參與,一起共享金黃盛宴。 本次高中熱舞賽報名踴躍,共計有來自中南部五個縣市,包含雲林斗六家商;屏東潮州高中、大同高中;嘉義東吳高職;臺南新豐高中、善化高中、成大南工、長榮女中、南寧高中、光華高中、聖功女中、慈濟高中、臺南女中、臺南高商、瀛海中學、臺南一中以及高雄女中等17所學校共18支隊伍參賽,各校師長、同學及親友團也到場加油。各隊展現動感活力十足的舞步,觀眾掌聲、尖叫聲不絕於耳。 最後緊張的頒獎時刻,第一名獲獎金新臺幣一萬元、第二名六千元、第三名四千元。另外,也選出最佳團隊精神獎3隊每隊三千元,入圍獎每隊獎金二千元,鼓勵高中生勇敢秀出自信的自己。獲獎隊伍領獎時大聲歡呼,甚至直接大秀一段熱舞,現場氣氛嗨到最高點。 南大2024阿勃勒節系列活動也將接續展開,在阿勃勒盛開的校園中進行各項學生社團表演,有國樂、管弦樂、詩歌、吉他、魔術、國術、跆拳道等精彩表演,還有阿勃勒電影院、書法展、美術展、音樂展演等活動,歡迎把握花季到南大一遊,相關活動詳情請至南大2024阿勃勒網站https://festival.nutn.edu.tw/查詢,或洽秘書室郭小姐(06-2133111分機113)。越南投資:產業轉移趨勢中的新機遇
(記者黃青天台南報導)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越南近年來因企業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經濟成長非常可觀。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仍保持經濟2.91%的成長率。是台灣以外的主要經濟體中仍然維持正成長的國家。 隨著許多客戶要求須要在中國與台灣之外成立第二生產基地後,台商們也開始往東南亞尋找基地,而擁有年輕人口紅利的越南, 也成為許多台商的選擇。 此次邀請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越南北寧省政府及VIGLACERA分享越南投資的新機遇,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報名參加。永康80年歷史建築「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啟動修復 黃偉哲盼再現歷史建築風采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臺南永康區「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歷史建築修復工程」,今(13)日上午舉行動土典禮,臺南市長黃偉哲帶領相關局處首長,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共同動土敲錘,祈求修復工程順利。黃偉哲表示,此案由於修復工程規模及經費都相當龐大,工期更是長達3年,因此特別感謝文化部文資局的大力支持,讓更多朋友將來能夠一睹歷史建築風貌與文化意義。 黃偉哲表示,臺南市有許多宿舍群整修,包括位於北區的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現整修為「三二一藝術群聚」)、總爺糖廠宿舍群整修、農田水利署的八田與一故居宿舍群整修,都是具有歷史意義、古色古香的建築;期待臺南農校宿舍群整修,也能夠如期如質完工,重現歷史建築風采。 此次啟動修復的「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合計4棟8戶,是臺南州立臺南農業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39年創校之初陸續興建,宿舍建築反映日治時期臺灣官舍建築的經典形制及風格,也見證日治臺灣校園建築的變遷歷程,曾於2013年至2016年間進行宿舍群之加強支撐及保護鋼棚架結構,今年特別在臺南400重要歷史里程碑,正式啟動修復工程。 文資處說明,修復工程由陳建邦建築師事務所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承攬施工,工程決標金額為1億2,660萬元。工程範圍為4棟雙併日式宿舍之修復,修復工期為3年,預計於116年間竣工。文資處特別感謝中央、地方民意代表及關心臺南市文化資產修復的市民共同支持修復工程經費,獲得中央核定總計畫經費1億5,298萬元、補助8,413萬9,000元,補助比例55%。 文資處強調,本次修復工程將強化歷史建築特色與文化價值,工程期間由市政府同步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申請撥用,並規劃宿舍群未來之營運管理。由於本案北側有永康「正強安居社會住宅」新建工程同步進行,全區整體景觀將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進行規劃設計及施作,結合社會住宅的興建、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以及周邊景觀的營造與改善,提供永康地區新的文化觀光體驗景點,為都市的保存與發展留下新的一頁。 今日修復工程動土典禮議員林燕祝、楊中成、黄肇輝、朱正軒也到場表達支持。中醫調理乳癌治療不適 精神體力變好開始上健身房運動
(記者 白蕙華報導) 中醫部 陳奕任 醫師 50歲黃女士,因乳癌一期開刀並放療,之後持續服用復乳納治療。近半年因舌頭有燙感及手指關節、肩膀及膝蓋持續痠痛不適,時常覺得手指頭緊繃感很重。潮熱感伴隨肩膀痠痛也時常影響睡眠。多方嘗試後狀況仍然沒有緩解於是尋求中醫協助,經中醫調理後舌頭燙感及潮熱感明顯改善、肩膀痠痛及手指緊繃感些許改善,現在精神較好有在健身房開始運動訓練。 黃女士就診時表示近半年因為舌頭有燙感及關節痠痛非常困擾,尤其是肩膀痠痛伴隨潮熱感會影響到睡眠,舌頭有時候甚至會乾燙到有點痛及口乾舌燥皮膚燙手,大便稍差沒有每天,睡眠因為肩膀痠痛及潮熱感的關係時常被中斷睡眠。平時坐著的時候就會覺得膝蓋及肩膀有點痠痛,有時候甚至腳底板踩地的時候腳跟會痛。平時稍微有點疲憊、身體燥熱感明顯,睡眠的時候耳鳴也比較明顯。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表示,就診時病患看起來神情清楚,面稍紅有精神,四肢膚熱,舌診紅乾黃膩有朱點,脈弦滑。證型上主要屬於熱盛傷津夾濕的情形,治療上給予甘露飲合小柴胡湯、白朮、枳實、梔子、黃柏等藥,針灸陷谷、太衝、三陰交、合谷、肩頸、百會、前頂、神庭、耳神門、曲池等穴道,並衛教飲食可食用秋葵、納豆、蓮子、小米粥、小麥、麥茶及玫瑰等,能減低身體燥熱,少食用烤炸辣食物。平時鼓勵保持情緒健康並發掘個人興趣。病患於兩周後表示舌頭燙感有明顯改善、燥熱感減輕,肩膀痠痛及手指緊繃感稍有改善、耳鳴仍有,現在精神較好有在健身房開始運動訓練。 陳奕任醫師指出,乳癌最初幾年復發風險最高,若已停經西醫治療策略常使用復乳納治療五年。 根據期刊統計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女性可能因骨頭痠痛等不適感無法完成指定的五年療程。遇到骨頭嚴重痠痛的病人可能給予建議1.每周兩次重訓及150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疼痛下降20%)2.抗發炎藥物治療3.針灸(無全身副作用)4.換其他藥物治療。 陳奕任醫師表示,癌症治療,如何完整走完療程及紓解情緒很重要;同時應積極培養興趣及保持運動;中醫針灸及中藥可以緩解癌症治療期間不適並幫助改善生活品質。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計畫 捐贈整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 珍愛婦女乳癌篩檢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衛福部臺南醫院於今(11)日上午舉辦「整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捐贈儀式暨珍愛婦女乳癌篩檢活動」,國際扶輪3470、3670、3740、3510及3523地區,共同集資捐贈整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活動現場提供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檢查,並邀請李國鼎醫師主講珍愛婦女講座。 臺南鑽石扶輪社王俊斌社長表示,本次通過國際扶輪基金會全球獎助金GG2459296捐贈的「整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心臟、乳房、肝臟、腎臟及周邊血管」,可以隨車主動深入社區及原鄉/偏鄉以提供預防保健、篩檢等醫療服務,降低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民眾就醫的不便利性,同時實踐扶輪精神,透過互相幫助和支援,照顧到每位有治療需求的社區民眾。 臺南醫院婦女保健親善大使,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發起人黃靖雅(鑽石扶輪社前社長)表示,作為婦女篩檢的親善大使,將致力於提倡婦女健康意識,宣導篩檢結合衛教,重視自身健康並落實定期進行檢查。除了鼓勵婦女定期接受必要的篩檢,更是邀約身邊的女性朋友,陪同去做首次篩檢。 希望透過個人的努力和示範能夠影響更多人,讓婦女健康意識得到提升,讓更多婦女能夠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扶輪卓越1號乳攝車再結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可以提供乳房攝影及各種超音波檢查,多元篩檢的設計更符合在地的需求,守護更多人的健康。透過醫院與民間團體攜手合作,為婦女健康努力,讓每一位女性都能擁有健康美好的未來! 臺南醫院楊延光院長表示,感謝國際扶輪3470、3670、3740、3510及3523地區共同集資,捐贈整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更感謝國際扶輪韓國清洲經濟扶輪社熱情參與本計畫;同時也感謝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指導,整合多功能行動超音波-心臟、乳房、肝臟、腎臟及周邊血管檢查,能兼具特殊性及常規的檢查,聯合偏鄉之左鎮區及山上區衛生所及關懷據點建立網絡,發揮複合式超音波篩檢普遍性。感謝所有共同捐贈者的愛心,臺南醫院持續一步一腳印落實社區醫療服務,守護臺南市民及偏鄉民眾的健康。最靠近歷史園區的社宅 國家住都中心臺南正強安居開工
(記者 白蕙華/台南 報導) 國家住都中心今(6)日於臺南市永康區舉辦「正強安居」社會住宅開工典禮,464戶社宅單元預計116年底完工。本案鄰近日式宿舍歷史建築文化園區,未來社宅將與修復後的歷史文化園區串聯,成為最靠近歷史園區的社宅。總工程經費26億8,131萬元整,由中央全額投資。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正強安居」除了提供居住空間,1樓也將規劃正強里的里民活動中心,由市府參建、分擔經費,並且融合親子館、托嬰中心,要和中央一起打造優質的公共設施,與周邊鄰里共享。 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致詞時特別感謝市府團隊,除了負責開闢基地北側的八米巷道外,還編列預算參建設置里民活動中心,讓設施更多元、完善。黃景茂強調,中央興辦的社會住宅都有耐震標章,並由第三方專業單位執行耐震特別監督;今年起更與國家地震中心合作導入地震預報系統,當有三級以上地震發生,電梯會停靠到最近樓層,感測儀也會將訊號回傳,若發現異常就會進一步的評估,為民眾的居住安全把關。 立法委員林宜瑾表示,「正強安居」不僅生活機能好,還有獨一無二的特色是與歷史建築「日式宿舍群」融合在一起。她強調已經向文化部爭取1.5億元經費,投入歷史建築修復,未來將規劃為青創及藝文空間。她也感謝南大附中無私提供這塊土地,使社會住宅的興建得以順利促成。 「正強安居」位於臺南市永康區永康里,南側緊鄰歷史建築「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中山南路對側即為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南大附中),文教及休憩資源豐富。國家住都中心將攜手臺南市政府,與修復後的日式宿舍群歷史建築及全區景觀做整體動線串聯,打造最靠近歷史園區的社宅。 國家住都中心「正強安居」為2棟地上14層、地下2層建物,預計於116年12月完工,將可提供464戶社宅單元。本案於鄰接道路側皆留設10米以上人行道,打造舒適綠帶與周邊居民共享。低樓層亦設置托嬰中心、社福中心及店鋪,提供多元公共服務。 本案也與臺南市政府合作規劃里民活動中心,解決當地長期以來公有活動空間短少之問題。目前國家住都中心在臺南市也已規劃設置20處社福設施,持續滿足臺南社福公益需求。 國家住都中心於臺南積極推動社宅,已有12處工程決標,合計6,373戶,其中4,756戶已進入興建階段。其中永康區已有「橋北安居」、「東橋安居」,以及今日開工之「正強安居」3案興建中,未來也將持續規劃更多社宅,滿足民眾居住需求。 臺南「正強安居」開工典禮由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林宜瑾等各方嘉賓一同執鏟,祈求工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