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蕙華/台南報導)
勞動部舉辦的第五十四屆全國技能競賽,華德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餐一甲學生在餐飲比賽中,從一千多位好手同場競技中脫穎而出,有兩名學生陳嘉妤、邱子淮分別榮獲第二名和第四名,讓全校師生倍感光榮。
第五十四屆全國技能競賽是在凱米颱風來臨前,在臺北南港展覽1、2館盛大舉辦,分青年組及青少年組總計多達69個職類,共有1031位來自全國各地好手同場競技;華德高工由校長李俊賢親自率領餐飲科師生參賽。
兩位學生昨天在颱風天相約返校獻獎,獲得第二名的陳嘉妤表示,能取得這樣成績,全賴老師的精心指導和自已無數次努力,在練習過程中不斷修正技藝,改進自身不足、進而提升表現,才能在比賽中更從容地展現技藝。
指導老師黃詠聰對她的成績表現感到非常滿意,並表示原本陳嘉妤計畫就讀國立岡山農工食品科,受到家人影響及鼓勵才轉學至華德就讀,她對自我的要求極高,也因為這樣的個性讓她在備賽的過程中,一直保有穩定的水準。
獲得第四名的學生邱子淮表示,當初選擇餐飲科,便希望能夠成為選手,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考取國立科大讓爺爺奶奶感到驕傲,接受培訓後,一切從基礎開始學習,即使摺口布、端盤子、削水果等看些看似基本的功夫,也都得經過千百次練習,才能練出速度,跟做出專業水準。
指導老師黃詠聰表示,邱子淮是隔代教養的孩子,是一位勤奮苦練型的選手,在長達半年的培訓過程中,經過許多失敗與挫折雖一度想放棄,但在老師不斷的指導下突破瓶頸,終於在技能競賽發光發熱。
113年歸仁釋迦節即將登場 黃偉哲邀請大家來品嘗甜蜜的歸仁大目仔釋迦
(記者 白蕙華報導) 「113年歸仁釋迦節」即將於8月10日登場,市長黃偉哲今(23)日於活動記者會,化身為甜點大師,在現場利用歸仁大目仔釋迦做出創意的甜蜜蛋糕,立委王定宇、市議員陳皇宇、郭鴻儀、鄭佳欣、吳禹寰等也到場參與,邀請大家一起在8月10日情人節見,來歸仁品嘗甜蜜的釋迦,還有甜美的綠竹筍! 黃偉哲表示,歸仁釋迦為全台灣西部最大產區,種植面積約有60公頃,雖然近年產量略減,今年的產量與去年差不多,但價格平穩,在農民用心栽種、努力改良下,歸仁釋迦不管肉質、甜度及營養都很優,期許市民朋友們踴躍選購釋迦並協助宣傳推廣,讓歸仁釋迦吸引遊客並帶動地方經濟。 黃偉哲強調,「歸仁釋迦節」是歸仁區年度盛事,每年為推廣歸仁釋迦,感謝農會與公所及地方共同合作用心舉辦宣推廣活動,今年度是由公所來主辦,活動內容除邀請超過60攤釋迦、農特產、美食攤位外,並辦理「集章抽好禮」活動,特別是活動當天適逢情人節,歡迎情人們一起來仁壽宮廟埕同樂,享受充滿美味與樂趣的釋迦之旅,共度難忘的釋迦節。 歸仁區公所介紹,今年度釋迦節活動將於8月10日上午9:30至下午4:00在仁壽宮廟埕熱鬧登場,活動內容安排有釋迦美食市集、集章抽好禮、精彩表演節目、趣味互動遊戲、釋迦吊飾DIY活動、釋迦鐵馬小旅行活動等。 活動現場亦安排許多精彩表演節目及趣味互動遊戲,增加現場的趣味性與歡樂,當天還有安排釋迦鐵馬小旅行及釋迦吊飾DIY活動,此二項活動皆採線上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當天適逢七夕情人節,公所加碼舉辦七夕限定活動,邀請情人於當日下午13:14到服務台出示指定甜蜜合照並上傳社群平台即可兌換專屬七夕好禮一份(限定限量,送完為止),讓情人們可以在浪漫的氛圍中,增添節日的甜蜜與驚喜,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小蟲蟲威力大--- 認識奇癢無比的疥瘡
(記者 白蕙華報導) 郭綜合醫院 皮膚科劉貴中主治醫師 疥瘡是由大小僅0.3-0.4公厘的人疥蟎所引起,這種小蟲只生活在人類皮膚表淺的表皮層內,以角質為食,不會飛也不會跳,每天僅在表皮層內爬行數毫米。儘管這些不醒目的外表特徵,疥蟲卻能引起搔癢程度是數一數二名的皮膚病。疥蟲造成皮膚癢的原因並不是像螞蟻在皮膚上爬行造成癢感那樣,而是因為蟲體、蟲卵、糞便對人體來說,是強力的過敏原,透過人體的延遲性過敏反應,產生全身搔癢及多處紅疹的症狀,但病人身上通常只有數隻至十幾隻疥蟲而已!此外,第一次得到疥瘡,癢及紅疹需要一至兩個月才會出現,但在這段潛伏期,患者已有傳染力;第二次之後得到疥瘡,症狀約一至三天後就會發生。 疥瘡主要症狀就是極度的癢感,且常夜間加劇,影響睡眠,白天也常讓患者坐立難安。癢感在治療完畢後,甚至還可能持續數週。皮疹則為集中或散在性、數顆至多顆的紅丘疹或紅斑疹,常見在皮膚皺褶處,如指縫、掌紋、手腕、腋下、肚臍周圍、外生殖器、臀部等,搔抓破皮導致細菌感染為其併發症。紅疹中常見有小水/膿皰、結痂,或疥蟲在表皮層內爬行的痕跡 – 隧道。另外有一種較少見、但傳染力更強的臨床表現形式,叫結痂型疥瘡。通常發生在免疫或感覺功能不好或無法自主抓癢的患者,因疥蟲可無忌憚的繁衍,所以患者身上有數千至數萬隻蟲。病灶為局部或多處皮膚有厚皮屑堆積,且不一定看得到紅丘疹或隧道,病人也通常不會說癢! 關於疥瘡的傳染方式,一個是透過直接、連續10-20分鐘的皮膚接觸,讓疥蟲從患者皮膚爬到被傳染者的皮膚。但另一個也很重要的途徑,則是透過傳染媒來傳染,意即夾帶疥蟲或蟲卵的皮屑,直接地、或間接地透過可讓皮屑附著的物品,如衣物、毛巾、床被單等,從患者身上掉落在被傳染者的身上,而讓疥蟲爬到被傳染者的皮膚。由此可知,疥瘡容易發生在人口群聚,有長期、反覆、長時間皮膚直接接觸或接觸傳染媒的區域或情形,如病房區、洗腎中心、長照機構、軍營、監嶽、嬰幼兒園、貧民區、及同住家人,特別是同睡者等。 疥瘡的處置雖然繁雜,但它是可以治癒的病,所以病人需有耐心地和醫師合作。首先於病房、洗腎室、機構等的患者會被接觸隔離,然後會被給予殺皮膚上疥蟲的藥,及其他止癢或輔助治療的藥,同時環境中的傳染媒也要處理,像衣物、毛巾、床被單、毛毯等要用大於60℃的熱水煮超過10分鐘或烘衣機烘1-2小時,及用吸塵器吸除掉落地板的皮屑等。最後,密切接觸者通常需要一起治療,以避免交叉或再次感染。 隨著人口老化,長照機構的使用率增加,加上疥瘡的症狀與紅疹並不一定具有特異性,甚至可能有一至兩個月的潛伏期,若沒有即早診斷出來,這些因素都會造成疥瘡的傳播與盛行。對於近期曾經或經常出入前述高風險區域的人,身上若有極癢、散在或集中性的紅丘疹,特別是在皮膚皺褶處,且經一般溼疹治療都沒改善,或密切接觸者也有類似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求診,以利早期診斷、正確治療,及防止疥瘡的傳染。台南大內酪梨節7/28登場 黃偉哲邀品嚐幸福果賞遊大內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近期適逢臺南大內區酪梨盛產旺季,臺南市政府將於7月28日於大內青果市場舉辦「2024大內酪梨節產業文化活動」,協助農友行銷推廣酪梨。市府今(22)日於永華市政中心辦理記者會,市長黃偉哲與多位嘉賓共同製作「幸福酪優優」的酪梨優格甜點,並呼籲民眾把握難得機會,到大內品嚐健康又美味的酪梨好滋味。議員余柷青及沈震東也到場表達支持。 黃偉哲表示,酪梨果肉中富含植物性脂肪,具有豐富蛋白質、礦物質及維他命等高營養,有益健康,吃了會幸福,故酪梨也稱為「幸福果」。且酪梨不僅可做酪梨牛奶、酪梨冰,也可入菜,吃法多樣化。他熱情邀請全國民眾規劃大內區小旅行,參加酪梨節品嚐在地新鮮營養的酪梨,賞遊彩蝶山、南瀛天文館等周邊景點,深入了解大內的農特產品及在地文化特色,體驗大內的獨特魅力,保證幸福滿點。 市府農業局說明,酪梨為大內區代表性農產品之一,種植面積達269公頃,亦是全國酪梨種植面積最大地區,不僅品質優良、栽培品種眾多,產量為全國之冠,故大內區被譽為「酪梨之鄉」,歡迎民眾到大內區「食當季、吃在地」,新鮮直購「幸福果」。 大內區長李義隆表示,酪梨節活動將於7月28日(日)上午9點於大內青果市場登場,今年也邀請到料理高手蔡季芳老師教大家如何製作出美味又健康的酪梨料理,當天還有酪梨輕食DIY體驗、闖關遊戲、特色農特產展售、可樂免費送、舞台表演等精彩節目。從虛弱無力到氣色好轉 中醫藥介入助緩化療不適
(記者 白蕙華報導) 56歲的劉女士,兩年前被診斷出乳癌,歷經了手術及化療,但因不堪化療副作用而暫停治療,後改口服藥。隨後因腹脹痛、胃口差,再檢查發現腫瘤轉移至肝臟,今年開始肝動脈化學藥物灌注治療。住院化療後出現血球數不足,因感染發燒而延長住院。劉女士覺得身體虛弱、胃口差,尋求中醫協助,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癌症特別門診楊茲甯醫師診治,2週後氣色明顯好轉,不適狀況改善許多。 劉女士首次看診時,整個人相當虛弱無力,需家人攙扶才能走進診間,語音低微連說話都感到吃力,當時主訴因噁心、嘔吐吃不下,十分疲累但睡不著,排便也不順時而腹瀉時而便秘。楊茲甯醫師診脈發現,劉女士的脈象弦細緊繃,研判其氣機堵滯嚴重,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若肝氣鬱結不通會攻剋脾土,是造成諸多不適症狀的主因。加上望診發現,舌頭顏色淡紫偏白,無血色且遍佈瘀斑,手掌顏色偏黃,顯現還有氣血虛弱及血瘀的問題。 楊醫師施治以疏肝補脾、養氣調血以及降逆止嘔的方藥,第二次回診時,劉女士的氣色明顯好轉,漸不需他人陪同,可獨自來看診。劉女士表示,配合中藥治療後,她的精氣神均提升不少,噁心嘔吐腹脹情況改善,慢慢開始吃得下。但因手腳末梢麻木及小腿腫脹痠痛影響睡眠,故加入針灸治療。選擇肝經、膽經、脾經、胃經的穴位,疏導全身堵滯的氣血循環,再加上手足末梢的「八風穴」、「八邪穴」來減輕手足末梢麻木的情形。 楊茲甯醫師表示,許多乳癌患者在西醫抗癌治療過程中,大多會出現噁心、嘔吐、嘴破、皮膚癢、手腳末梢麻木、白血球和血小板下降、疲倦、睡不著等不適症狀,均可利用中醫藥和針灸治療而得到緩解。 手術傷口緊繃、刺痛,可使用疏經通絡的藥物;化療後出現的嘔吐腹瀉、食慾不振,可使用健脾理氣和胃的藥材,血球數不足導致疲憊虛弱,不堪負荷日常活動則須補氣養血;放療後皮膚紅腫發癢,可施用清熱涼血止癢的藥物;賀爾蒙藥物如泰莫西芬、復汝納治療出現的類更年期症狀、關節痠痛等問題,可用疏肝滋陰補腎的藥物處理。此外,搭配針灸,可疏通經絡,增強免疫機能,扶助正氣。抗癌過程漫長又艱辛,中醫藥適時的介入可助使癌友們抗癌之路走得更加順利。統一寵物食品推陳出新,寵物展新品亮相好康搶到手軟
(記者 白蕙華報導) 根據農業部112年家犬、家貓飼養數量調查結果,推估家犬、家貓數量合計約280萬隻,狗狗數量為148萬637隻,相較110年上升19%,而家貓數量為131萬1449隻,則是爆炸式的增加了50%,寵物市場仍不斷擴大,為搶佔寵物商機,每年各場寵物用品展就成為業者展現自家產品特色的最好舞台。 統一作為台灣食品大廠,其實也長期經營寵物食品市場,善用食品製造的經驗,不僅以10億級的食安中心來為產品的品質把關,近年統一企業更透過專業團隊致力於開發高品質寵物食品,相較於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進口品牌,統一透過專業寵物研發團隊精心研製,以納豆益生菌配方為基底,從照顧好毛孩腸道健康、幫助營養吸收出發,持續創造更適合臺灣飼養環境的機能寵物食品。 上市30多年的「寶多福」品牌近年推出健康機能系列,照顧臺灣寵物容易皮膚不適、情緒焦慮、以及腸胃的問題。去年更推出新品牌Petlife,首發的「晶饌纖蔬肉糧」系列上市即熱銷萬包,不僅以糙米、燕麥等「低敏優穀」食材製作乾糧,讓家中毛小孩的營養更加均衡外,更加入由臺灣食品廠在地新鮮製作的100%人食等級-低溫熟化凍乾,在提高產品適口性之餘,也避免一般凍乾肉塊可能留下較多微生物與細菌的疑慮,讓寵物吃得美味又安全。2024鳳芒盛宴夏日市集 7/20-7/21臺南市海安商圈登場
(記者白蕙華 陳國順報導) 由臺南市政府農業局主辦的「2024鳳芒盛宴夏日甜」主題系列活動,於今日(7/20)聯合臺南市海安觀光商圈發展協會,在海安商圈民生至中正路段舉辦夏日市集活動,現場包含臺南在地小農、臺南鳳梨芒果甜點飲料店家及著名市集品牌攤商共15個攤位,推出各式鳳梨芒果等鮮果及輕食點心飲品,與民眾同樂。臺南市長黃偉哲下午四時親臨主持市集開幕儀式,農業部農糧署南區分署園藝科 吳瑰琦科長也蒞臨現場參與活動,現場市長免費發放鮮果冰棒提供民眾消暑,活動自下午三時起人潮絡繹不絕,愈晚人潮愈多。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每年的臺南國際芒果節,各芒果產區都竭盡全力,每週輪流接力舉辦各種推廣活動,除了國內市場,國外包含日、韓、北美等地,也都有臺南芒果的足跡;臺南市農業局副局長陳仲杰也表示,有別於臺南農業產區舉辦農產推廣活動的慣例,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本次將活動舉辦於交通節點及愈夜愈美麗的海安商圈,期望能讓市區民眾及外縣市朋友們,也能感受臺南鳳梨、芒果的美好,與產區活動相互輝映、交流,共享夏日盛宴。 「2024臺南鳳芒盛宴夏日市集」活動為期兩天,自7月20日至7月21日止,每天下午三點到晚上八點,現場除了有小農攤位市集之外,也有花式打鼓秀、氣球雜耍秀、芒果食農推廣互動遊戲、吉他演唱、魔術表演等舞台表演;市集消費滿額還可至大會服務台參與滿額轉轉樂活動,獎項包含:臺南在地水果、小農冰品、鳳梨果乾、水果品嚐券、芒果雪花冰等等,活動獎項數量有限,兌完為止,歡迎民眾一起來試試手氣。 近日夏季高溫屢創新高,為利市集活動順利並刺激消費及農產推廣效益,活動現場更加碼推出「臺南高溫限定冰品加碼活動」,現場市集消費金額滿五百元,即可向服務台兌換乙張芒果冰品兌換券,於指定攤位兌換免費冰品,豐富多元的夏日好康優惠,期待民眾一起來共襄盛舉,共享2024年的鳳芒盛宴,共享臺南鳳梨、芒果的夏日甜。孩子的成長不能等 家扶推動兒童教育方案 親子風雨無阻積極學習 與你陪孩子一「啟」成長
(記者 白蕙華 /台南報導) 北台南家扶今(20)日於永康服務處舉辦「啟力計畫兒童教育方案成果發表會」,方案中20名親子一同展現一年下來的學習成果與收穫。當日成果發表會中,展現了幼兒動態的表現及分享親子們學習的作品,並頒發儲蓄配合款258,000元肯定8戶方案家庭按月完成儲蓄計畫,更加頒3戶家庭績優全勤獎,肯定他們風雨無阻完成兩年共193小時的方案課程,相當值得鼓勵與肯定。小蓁媽媽很珍惜也很感謝方案課程,並表示『以前面對三名有過動情形的孩子,除了打罵還是打罵,極權威式教育但毫無效果,透過課程參與,學習到如何與孩子溝通,現在相處起來省力很多,親子關係大大改善,也多了微笑。』 研究顯示,當家庭受限經濟、家長教育程度、教養知識及資源,無法如一般家庭提供孩子充裕的資源,可能限制了貧困兒童的學習發展。為協助其脫離貧窮的困境與循環,家扶基金會自2005年起以資產累積的理念,辦理幼兒啟蒙方案,於2011年開辦兒童教育方案,並於2013年整合兩方案為兒童啟力計畫。經由辦理兩年一期的兒童啟力計畫,以提供學前教育津貼幫助幼兒穩定接受學前教育,規劃課程活動提升幼兒發展、家長教養能力及建立正向親子互動,並引導家長提升兒童教育投資,以增進兒童學習及發展。 住在西港的小蓁,與先生一起照顧三名患有過動症的孩子,坦言除了一般家庭會有的經濟壓力外,孩子教養的問題也經常造成夫妻、親子關係的嚴重衝突,雖然孩子們透過看醫生與用藥可以控制身心症狀,但親子關係還是很緊繃,常常處於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態。兩年前在社工老師分享邀約下,小蓁帶著三名孩子一起參加家扶辦理的兒童啟力計畫,在專業老師引導下,三名過動症的孩子從一開始坐不住,常影響老師上課,到後來孩子們已經可以乖乖聽從老師的教導,完成各式各樣的作品。小蓁也透過幼兒發展、親職教養等課程,放下權威的管教,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傾聽孩子的聲音,親子關係改善很多,緊繃衝突的氣氛緩和不少。真的很感謝家扶基金會開辦方案課程,著實受益良多,雖然每次上課都需要乘坐公車、轉換火車、再轉乘計程車才能抵達上課地點,但看到現在與孩子互動的正向改變,這些辛苦都值得了。 北台南家扶主任李桂平表示,孩子的成長絕對不能等,自2005年開始,北台南家扶有鑑於預防勝於治療,積極推動幼兒啟蒙暨兒童教育方案,至今已有240戶390名親子從方案計畫中獲益,將持續為幼兒發展做努力,讓家扶弱勢家庭之兒少能夠享有與一般家庭同樣的學習、發展機會。家扶基金會開辦啟力線上學苑,希望能夠“啟”發親子學習“力”,以線上親子學習平台提供家庭豐富的學習內容及教養解方,與你一起分享、陪伴、支持孩子成長。台南最美眷村園區再添生力軍 黃偉哲為二空新村眷村園區首展剪綵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繼水交社文化園區之後,台南市第二個眷村文化園區-仁德「二空新村」眷村園區即將於7月20日正式開幕,首檔展覽「來自二空的呼喚」,呈現二空歷史樣貌與人文風情,於今(18)日上午舉行剪綵儀式,市長黃偉哲親臨主持,包括立委陳亭妃、王定宇及市議員沈震東、陳皇宇、吳禹寰、穎艾達利、蔡筱薇、鄭佳欣、郭鴻儀等均到場參加,共同迎接台南的歷史傳承與文化保存再添新里程碑。 黃偉哲表示,為保存台南二空新村獨特的歷史文化,市府特保留二棟眷舍,並於2022年開始修復,期望透過「舊眷村空間」轉型成「新文化空間」的歷程,保留台南在地珍貴的文化內涵和生活記憶,希望透過二空新村園區的落成開幕,鏈結原眷戶和周邊社區資源,讓二空以不同方式,繼續存在於台南的日常生活中。 黃偉哲強調,最重要的是要找回過去的回憶,同時把眷村活化起來,要保存就要有動能,要有動能就需要有人潮,譬如新化街役場及武德殿都已經成功保存與活化,成為民眾休憩的好所在,現在水交社與二空園區也都是各具特色的眷村園區、未來除了定期舉辦展覽,也希望大家一起來,讓園區更活絡。 今日的剪綵儀式記者會上,由空軍軍校樂隊及仁和國小戰鼓隊帶來精彩的開場演出,用樂曲彰顯出當年空軍英勇的軍風及文化傳承的意義,另外,還特別安排現場參會貴賓,共食團圓水餃活動,許多二空原住戶長輩特地前來幫忙包餃子,大家重聚一堂,充分展現了二空人的團結與熱情,也讓象徵「團圓」美好意義的水餃,成為這次二空新村園區最好的祝福。 文化局表示,二空眷村園區開幕活動自本周六開始,首檔展覽「來自二空的呼喚」,分為四大主題:「來自二空的呼喚」、「二空小日子」、「二空記事」、「共譜二空新篇」,透過建物、展品、聲響,帶領觀者回到屬於那個年代的時空,開放民眾免費參觀,開館日為周三至周日09:00-17:00,戶外景觀則為全時段開放。 此外,現場市集擺攤、旗袍體驗、紀錄片放映、水餃DIY、走讀導覽、座談會及音樂表演等精彩活動,歡迎全家大小一起來二空走走,認識台南的二空與自身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