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蕙華報導)
秋冬將至,臺南市政府農業局今(23)日辦理「臺南400厚禮樹巡迴展」2024臺南秋冬季果品整合行銷活動記者會,現場邀請調酒師以臺南柑橘類果品為主角,帶領長官貴賓Shake調製出專屬臺南柑甜好滋味的雞尾酒特調。
臺南市政府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依山傍海,擁有豐富的土質與氣候,物產豐饒,種植的水果更是種類多元與美味鮮甜,尤其柑橘類及柚類為最具代表性的農特產品,香氣濃郁十足,口感酸甜交錯,營養豐富,皆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在秋冬時節柑橘類水果更是最值得一嚐的當季鮮果,絕對值得國人品嚐選購。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表示,為廣宣臺南柑橘類、柚類等秋冬鮮果與加工品,臺南市政府農業局特地結合農業與百貨業,配合遠東百貨最具優勢的通路力量與資源,以多元通路及產地、消費地實體展售,增加臺南農產曝光度及購買便利性,不受區域限制行銷臺南當季新鮮美味的農產品,讓臺南農民有更多銷售管道及提高銷售量。
(23)日活動現場也邀請在地農會、農家及業者展售優質農特產品及精心搭配的臺南伴手禮組合,各家商品皆具特色且價格實惠。年末訪友、新年團聚,厚禮樹情意濃,為全國民眾推薦臺南優質好禮,歡迎消費者多加選購。
營養驅動!統一麵粉布局健康烘焙市場跨大步 搶攻飲控商機 攜手世界冠軍烘焙師、人氣烘焙名店推高纖、高蛋白麵包 瞄準運動健身、飲食控制族群
(記者 白蕙華報導) 甫落幕的第五屆烘焙王麵包大賽帶動業內的「麵包營養」話題,營養健康的麵包早已是國際烘焙競賽的重要比賽項目,作出兼顧美味與營養的麵包,不是未來趨勢而是現在進行式!統一麵粉打鐵趁熱,於今(18)日舉辦『營養驅動!健康烘焙趨勢搶『纖』嚐』座談會,並攜手世界麵包冠軍師傅─王鵬傑,發表高纖、高蛋白雙重營養加乘的「能量麵包2.0」,成為市場上備受期待的健康主食新選擇!此外,健康烘焙品牌─起士公爵也帶來了高纖烘焙新品。座談會現場,家醫科醫師王姿允、王鵬傑師傅、及起士公爵執行長 王奕凱,以不同觀點探討健康飲食對烘焙市場的影響,並深入分析健康烘焙趨勢帶來的新商機。 座談會上,減重專科醫師王姿允分享門診觀察:「隨著忙碌生活與健康意識的提升,許多人希望快速獲得高營養價值的食品。高纖高蛋白麵包因為方便且營養,成為外食族與健康管理人群的首選。」她認為,這類麵包不僅適合作為代餐,也能作為健康點心,為消費者日常飲食帶來新選擇。 統一麵粉今年初以「能量麵包」為概念,推出超纖、高蛋白專用粉,並攜手 7-ELEVEN 上市一系列高纖、高蛋白麵包產品。超商一直深受注重飲食控制的消費者喜愛,一來便於掌控熱量攝取,還能滿足基本營養需求。因此這些產品一推出便締造亮眼的銷售成績,反映出市場對營養取向烘焙產品的高度需求,「晨光GOLD高纖生土司」等具有健康營養概念的新產品累計銷售金額突破1億,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功將健康營養的概念融入日常飲食,帶動了烘焙市場新風潮。 小孩才做選擇!高纖、高蛋白雙營養一次滿足世界麵包冠軍打造能量麵包2.0麵包不再是空熱量的代名詞,而是搖身一變成為高纖、高蛋白的健康食品!高雄知名烘焙名店莎士比亞烘焙坊的主廚王鵬傑,運用世界麵包冠軍的手藝,推出了一系列「能量麵包2.0」,同時具備高纖、高蛋白雙重營養,包括穀物酸種麵包、貝果及土司。這系列麵包將在莎士比亞烘焙坊販售,將是健身族群補充高纖、高蛋白的便利首選! 王鵬傑師傅表示,要在麵包中增加蛋白質、膳食纖維並不容易,就算以完全以牛奶、豆漿取代水,也很難達到高蛋白的程度,而且台灣民眾多偏好柔軟的麵包,但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麵包卻又容易有乾硬、粗糙的口感。為了符合衛福部高纖(每百克含6公克以上膳食纖維)及高蛋白(每百克含12公克以上蛋白質)的標準,這系列麵包使用統一超纖與高蛋白專用粉製作,藉由精確比例計算提升膳食纖維與優質蛋白質含量。經焙香細磨的小麥麩皮、裸麥、燕麥,不僅降低粗糙感,還保留穀物香氣,同時也使用15%的統一蛋白質專用粉取代部分麵粉,其牛奶蛋白質來源讓身體更容易吸收利用。 以酸種麵包為例,每百克含有超過12克蛋白質與6克以上的膳食纖維,主打低糖無油配方。王鵬傑師傅分享製作秘訣:「因為超纖粉含有裸麥粉,我用它來培養酸種,能賦予麵包獨特的穀物發酵風味。」麵包散發濃郁天然香氣,並融合裸麥、小麥麩皮等多種穀物的香味,成為兼具營養與風味的理想主食型麵包。 統一超纖專用粉讓鹽可頌變營養! 每份補充11.4g膳食纖維 無加糖配方享受美味不罪惡健康烘焙先驅的起士公爵迎來品牌的15周年,再度打造零罪惡感的健康烘焙新品─高纖鹽可頌;一個55g的鹽可頌,熱量僅有一般市售可頌的1/3,卻富含1顆蘋果的膳食纖維。起士公爵執行長王奕凱表示:「讓麵包營養加分又不犧牲美味,是我們研發健康烘焙產品的首要條件!」這款鹽可頌將香濃奶油與多種穀物的香氣完美融合,富含來自小麥麩皮、黑麥和燕麥的膳食纖維,採用無加糖配方製作。香酥口感搭配超纖專用粉細磨的多穀焙香,帶來雙重美味與低負擔的輕盈享受。這一款高纖鹽可頌預計將在生機飲食專賣店『聖德科斯』上架販售,提供養生消費者嘴饞時一個健康的新選擇。113年臺南市工業區優秀員工表揚 黃偉哲盼活絡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 報導) 為提升臺南市中小企業永續經營發展目標,促進產業健全發展,臺南市政府今(18)日於永華市政中心2樓中庭舉行113年臺南市工業區優秀員工表揚,針對經營穩健殷實、表現卓越的績優中小企業給予公開表揚及宣導,市長黃偉哲特別出席感謝79位得獎的績優管理人員及績優從業人員,強調因為有他們努力,才能創造臺南經濟繁榮。 市長黃偉哲表示,中小企業是穩定經濟的基石,歷經數十年的經營,更是展現企業韌性的重要模範,本次為表彰本市各工業區員工對國家經濟發展之貢獻及發揚敬業樂群之精神,市府經發局特別請各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工業會及南科同業公會等單位推舉資深管理人員及績優從業人員,藉由本次活動表揚優秀員工給予榮耀,增加從業人員努力之動力。 黃偉哲強調,有各企業深謀遠慮的擘畫,與優秀員工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台灣工業奇蹟。市府團隊及民意代表都是產業界的最強後盾,秉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態度不斷努力,提升本市各工業區公共設施機能,改善工作環境及安全設施,增加工業區活化率,提供廠商便捷交通及促進投資意願,進而擴大生產及創造就業機會,他期許台南各產業未來更加活絡,營造更優質、友善的投資環境。 經發局長林榮川指出,南市輔導成立21個廠商協進會,加上工業會以及南科同業公會等擔任市府與區內各廠商的橋樑,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讓市府更能掌握本市轄區工業區廠商之經營需要,使南市產業更加活絡,進而營造更優質、友善的投資環境。南巿社會局「來阮臺南社區迺!」 113年社區福利服務成果嘉年華
(記者 白蕙華報導) 在黃偉哲市長帶領下,今年臺南市獲遠見雜誌評為「幸福典範之城」,為感謝各社區協助推動社會福利服務並讓市民更能瞭解社區多重的樣貌,臺南市政府社會局於今(17)日在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南島路辦理「『來阮臺南社區迺』社區福利服務成果嘉年華」活動。由社會局盧禹璁局長代表黃偉哲市長親自頒獎給7個榮獲113年臺南市社區發展工作選拔得奬社區,分別由善化溪美社區李志明總幹事、南區大恩社區施國熙理事長、關廟東勢社區李永仁理事長、新市社內社區陳榮宗理事長、北區華德社區宋藍美玉理事長、新化東榮社區趙阿明執行長、學甲新榮社區陳耀智理事長代表社區受獎,盧局長公開勉勵表揚各社區在福利服務上的用心與成效,並同7位社區代表一同拉開「來阮臺南社區迺」活動序幕。 南區區長蕭琇華、北區區長潘寶淑、中西區區長蔡佳甫、永康區長李皇興、官田區長洪聰發、學甲區長張明寶、關廟區長李賢村、市議員朱正軒、許至椿本人、立法委員林俊憲、邱莉莉議長、市議員林依婷、李啟維、沈震東等服務處代表均到場與各社區同樂。 黃偉哲市長強調,許多社區工作者都是默默耕耘辛勤者,並致力於社區的發展更多元,但社區的美好成果不只是小眾群體多年努力,更是需要更多人加入活化,希望藉由社區福利服務嘉年華的舉辦,將社區成果充份的展示及透過互動感受,讓市民朋友更能瞭解你我家中鄰近的社區正進行著社會福利服務;歡迎各位市民朋友一起加入,每個人不僅是社區福利服務的使用者,更可以是福利服務的提供者,讓所有社區民眾共生共融;今天的活動是形成市民、社區間對福利政策服務的交流,透由這場活動中獲得跨社區、跨領域的多元體驗,全民共享資源、共同學習,相信臺南市民在地活躍老化絕對不是夢。 社會局盧禹璁局長表示,社會局自100年推展社區福利服務方案至今已有10多年,此次透過嘉年華活動提供社區展現各項福利服務推動成果的舞台,除嘉許社區夥伴長期熱心參與公共事務與默默犧牲奉獻精神外,也讓民眾透過現場的體驗活動瞭解社區各項服務,可達到如何就近獲得服務,社區伙伴間也可以藉由參與凝聚共識更能感染更多民眾加入社區福利服務推動工作的大家庭,一起深耕社區、厚植社區福利服務能量,共譜美好且溫暖的社區福利服務進行曲。 社會局說明本次活動聯合30個社區以熱情、溫暖且多元的方式展現在地推動的福利成果,由臺南大學熱舞社以活力十足的舞蹈的來點燃活動的開端,各社區輪番上陣帶來精彩豐富的表演,舞台下展示區更有社區福利服務成果展示、社區產業成品、在地農特產、手工藝創作、美食分享、闖關遊戲及DIY體驗,呈現福利服務工作的多元樣貌與活力。「南農作伙」臺南農村再生成果發表 展現臺南社區及青年成果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昨(16)日於藍晒圖文創園區辦理113年度臺南市農村再生成果發表會,有47組來自臺南市農村再生社區及青年築夢行動計畫的青年夥伴以「南農作伙」為主題,共同展現臺南農村再生執行計畫及青年築夢實踐的創新加值成果,透過辦理本次交流活動,促進市府、社區、青年之間實質的交流,共同創造臺南農村再生未來發展的藍圖。 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表示,本次農村再生成果發表會以交流會的方式進行,現場除邀請到七股樹林社區與樹林國小合作籌組的小白鶴陣表演外,另針對交流空間及橋段規劃有32個社區執行計畫成果展示、3場次農村講堂、13種以上臺南農再風土餐食區、3種以上農村體驗活動、15位青年築夢行動計畫成果等,目的在於促進市府、社區、青年、導師、團隊夥伴之間的深度交流,理解相互之間的觀點與操作模式,藉此逐步提升自身的視野,共同實踐擘劃臺南農村再生三生新價值。 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年度正逢臺南400,臺南市農村再生在今年也迎來了金牌農村全國競賽銅牌獎的殊榮。本次成果發表會農村講堂,後壁區頂長社區-米樂四大天王、善化區溪美社區團隊、官田區大崎藝農號林建叡,不藏私的分享第三屆金牌農村全國銅牌獎的競賽經驗、第三屆臺南市金牌農村邁向全國金牌農村之經驗分享以及青年留鄉參與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經驗分享,提供臺南市農村再生社區夥伴更多元的規劃思考,並激發更多合作可能,共同奠定臺南農村再生永續發展的基礎。南市推「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計畫」 黃偉哲盼壯大數位人才發展基地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台南市政府與「好想工作室」攜手推動「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計畫」,利用友愛市場2樓閒置空間,打造出台南數位創生聚落,用以培育更多創意專業人才,台南市長黃偉哲今(6)日出席揭幕典禮表示,為青年打造數位聚落基地,將可望吸引更多數位科技人才深耕台南。他特別感謝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合作夥伴的支持。市府將尋覓更多合適的數位聚落,與各界合作推廣科技創新。 黃偉哲指出,「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位於台南的文化蛋黃區,步行即可前往台南市美術館、海安路藝術街等區,對於激發青年朋友的創造力有正面效益。黃偉哲感謝國發會的支持,讓市府有機會實現「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空間,提供台南青年數位人才一個可以進行資訊分享、技術交流、跨域合作的數位工作聚落。 黃偉哲進一步提到,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計畫,將可望與國發會推動的數位牧民計畫緊密結合,讓在地青年與國外的朋友交流互動,進一步推動基地持續發展。 好想工作室負責人吳展瑋也分享,「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以數位技術與社群互動為營運主軸,現已與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及Google開發者社群等技術合作夥伴協作,致力於培育數位人才、促進社群合作及創造就業機會。 台南近年在文化產業與科技領域蓬勃發展,台南市政府於去(112)年初爭取到「地方創生公有建築空間整備活化補助」經費,透過活化閒置的友愛市場2樓空間,從環境整備和人才培育著手,現今已完成友愛市場2樓空間的整備,並成功媒合好想工作室進駐營運「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 研考會表示,該聚落場域空間規劃三大主要空間:數位聚落、親子共同工作空間及共享廚房,提供約150個進駐座位、10個會議室及天瓏資訊圖書區,期望讓台南成為科技創新和數位人才發展的熱土,達到讓青年回流、吸引外地人才加入的目標。記憶熱蘭遮 失智症協會舉辦成立20周年老照片展
(記者 白蕙華報導) 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為慶祝成立20周年紀念,白明奇理事長於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7樓辦理【記憶熱蘭遮】 20周年老照片展,藉由展出47張老照片,回顧協會20年來服務的點點滴滴,更紀錄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對於台灣失智症服務所付出的貢獻。11/3在開幕記者會上,許多來賓到場支持,包含臺南市社會局盧禹璁局長、臺南市衛生局林碧芬副局長、王家貞議員、蔡筱薇議員、沈震東議員、朱正軒議員、盧建彰導演,還有協會歷屆理監事、資深會員及許多長期支持協會的企業及民間團體,也都到場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20年前,由於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以人口快速老化所伴隨的失智症病人數增加,失智症所帶來的問題逐漸受到重視。有鑑於此,成大醫院白明奇醫師成立「熱蘭遮失智症病友家屬後援會」,在經歷了9次家屬活動後,於2004年12月25日於中山路高空誠品書店,一群「愛陌生人」的人,在白醫師的號召下,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地方性的失智症協會—台南市熱蘭遮失智症協會。 白明奇理事長表示,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做為第一個地方性的失智症支持團體,透過各種創意活動、管道、媒體告訴市民最正確的知識,提倡遠離失智的生活型態,打造友善對待認知功能障礙者的環境,支持照顧者的身心靈,也成為民眾與公部門的橋樑,在這幾項,熱蘭遮協會表現得十分亮眼。 從2004至2024年,協會從病友關懷、家屬支持活動、每月開講社區失智宣導、三動兩高失智預防活動、失智宣導音樂會、專業醫學講座、照護師培訓課程、照護師認證、失智症月健走、失智照護博覽會、Z之細道等等,每一項創新的服務,都代表著協會在失智症照顧及預防上的先趨及專業角色,也記錄了臺南這20年來在失智照顧上的發展歷程。 本次老照片展從11/1至11/17共展出17天,共分為五大主題,分別為1.發展 2.病友活動 3.宣導 4.獲獎 5.國際交流,共計展出47張老照片。主辦單位為社團法人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共辦單位為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成大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贊助單位為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崑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源亨開發企業有限公司。除了靜態展覽外,11/9(六)下午3點更邀請熱蘭遮劇團在現場演出,透過生動有趣的演出,帶領民眾認識失智症,也關懷失智症家庭。統一企業集團台灣7-ELEVEN 第7,110店 愿景輝煌橋通四海
(記者 白蕙華報導) 統一企業集團台灣7-ELEVEN第7,110店「愿橋門市」引進新世代複合體驗,整合「Fresh」全新現做餐飲、優質超市與超商服務於門市內,滿足日常生活多元體驗、豐富您我生活,11月4日與您美好相遇高雄。 7-ELEVEN Fresh「愿橋門市」是繼「Par K* Avenue」、7-ELEVEN「首府門市」、「ZEELAND-MARK」新世代複合商場後,第四個全新生活體驗場域。外觀設計發想自夜空閃耀恆星,門市內以Fresh綠葉設計彰顯蓬勃生命力,象徵統一企業集團發展生活服務平台活力精彩、生生不息。 高雄「霞海重劃區」位於高雄左營、楠梓、仁武交界新興發展區域,距離左營高鐵站不到10分鐘車程,7-ELEVEN Fresh「愿橋門市」期望在此陪伴在地生活,開幕當日揭櫫「愿景如虹開錦繡、橋通四海聚輝煌」對聯以此祝賀。 7-ELEVEN Fresh「愿橋門市」首度於高雄引進由五星級「台南晶英酒店」主廚指導「Fresh」全新現做餐飲,嚴選生鮮蔬果、居家調理、進口起司、精品巧克力、各國紅酒等,以及「!+? CAFE RESERVE」不可思議咖啡及茶BAR、OPEN!BAR多樣化酒品與果汁等豐富美食佳飲。 慶祝7-ELEVEN Fresh「愿橋門市」全新開幕,自11月4日至10日凡於愿橋門市消費滿688元即贈送OPENPOINT 50點,當日累計消費滿888元再贈抽獎券一張,消費者將有機會抽到黃金或OPENPOINT 2萬點。全台7-ELEVEN門市也同步於11月4日至9日舉辦限時優惠活動,會員於活動期間消費滿額即可享折扣優惠及滿額贈品。(活動詳情請見7-ELEVEN官網說明)臺文館開館21年典藏成果豐碩 今舉辦隆重儀式感謝文學文物捐贈者
(記者 白蕙華 陳國順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臺文館)今(26)日於館內舉行年度「文學文物捐贈者感謝儀式」,表彰來自各界捐贈者的無私奉獻。此次共計43位捐贈者,他們的捐贈涵蓋日治至當代的文學文物,包括手稿、詩刊、書畫及文友來往書信等45批珍貴資料。捐贈品見證了臺灣文學發展的歷程,涵蓋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的交融,展現豐富的文學及族群多樣性。著名作家李昂、詩人顏艾琳及原住民作家巴代、紫霞堂鄭埱精女士及莊太岳、魏清德、鄭坤五、歐劍窗、歐小窗、林蘭芽等前輩作家之家屬,風車詩社詩人李張瑞先生之家屬,《日曜日式散步者》金獎導演黃亞歷等嘉賓亦蒞臨現場。由臺文館館長陳瑩芳代表館方向所有捐贈者致上最深的感謝。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臺文館為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自2003年開館以來,已獲得超過780批捐贈文物,館內珍藏實體典藏數量超過13萬件,當中包括12組182件重要古物。館長強調,這些文物都構築了臺灣文學的樣貌,臺灣文學發展的重要見證,也是研究、典藏、教育及推廣的基礎,並承諾會妥善保存、數位化、開放各界申請與應用這些寶貴的文物。 本次捐贈的文物來自日治至當代,展示了臺灣文學超越百年的豐厚歷史。其中亮點包括:清末鄭家珍舉人日治時期創作的書法及其女弟子鄭却的手稿;在日治時期見證「新舊文學」變遷的舊文人鄭坤五、莊太岳、林蘭芽等人的文物、手稿及詩刊《藻香文藝》;魏清德珍藏的日治時期文人書畫;以及兼具漢詩人及臺灣新劇開拓者歐劍窗家屬捐贈的詩刊創立簽名冊及劇本。臺灣當前外譯本最多的作家李昂捐贈《北港香爐人人插》、《迷園》手稿,臺灣當代著名女詩人顏艾琳的創作筆記、速寫畫像,以及原住民作家巴代的手稿與插畫,亞榮隆.撒可努於火災後搶救的早期手稿,客籍作家林柏燕地方文史著作《新埔鎮誌》,蘭陽史家唐羽日記等,亦是本次捐贈的重要藏品。 今日出席的多位捐贈者均表示,家族所珍藏的文物能由臺文館典藏保存是莫大的榮幸,同時也看到臺灣文學的縱深、廣闊,非常感謝臺文館團隊的努力投入。捐贈者李昂老師則激動地表示,從捐贈文物中可看到臺灣的文化,臺文館有最高規格的典藏庫房與團隊,將手稿交由臺文館保存是最正確的決定。作品外譯數量高達30部的她也承諾,屆時會全數捐贈予館方。至於風車詩社詩人李張瑞的千金李純真女士則感性表示,風車詩社雖然短暫像璀璨流星,但殞落的石頭會成為墊腳石,讓學者、專家們可以看得更遠、研究得更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開啟未來。日治時期作家及新劇開拓者歐劍窗的曾孫陳俊穎先生更帶著全家大小一行人來到臺文館,現場娓娓道來發掘先祖史料的過程,也藉會後參訪典藏庫房過程,向孩子們訴說祖先當年的故事。此次,捐贈感謝儀式亦牽起當年文友後代家屬間的奇妙緣份,鄭坤五的畫虎名作虎吼圖,約於1930-1940年代致贈魏清德,兩位文人曾在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往來頻繁情感深厚,穿越時空歷超越半世紀,兩人年逾八十的兒女,在今日藉由捐贈文物首度相見,一見如故,彷彿代替自己的父親,向老友問好。 臺文館強調,館方已訂有專業典藏管理政策,並運用科學化文物保存技術進行修復、維護,確保文物得到最佳保護與珍藏。館方同時致力於數位化作業,將藏品以數位資料庫、出版品、展覽及數位遊戲等方式呈現,更希望藉由「重建臺灣藝術史2.0社會發展計畫」的投入,使文學典藏除了成為建立臺灣文學史的研究基礎外,更能夠廣泛與社會大眾接觸、交流,進而活化應用臺灣文學的珍貴遺產。 本次捐贈儀式出席者名單:作家李昂女士、巴代先生、顏艾琳女士、戲劇學者王友輝教授,以及作家家屬及其友人:弘揚漢學的紫霞堂鄭埱精女士;櫟社詩人莊太岳家屬─莊永光先生、莊永煇先生;日治時期作家及畫家鄭坤五家屬─鄭麒傑先生伉儷;日治時期作家魏清德家屬─魏秋婉女士、魏豐珍女士;文化協會成員劉青雲家屬─劉克全先生伉儷;日治時期作家及書法家洪鐵濤家屬─洪俊仁先生;林蘭芽(舞蹈家林懷民先生伯祖父)家屬─陳素雲女士;日治時期作家及新劇開拓者歐劍窗及歐小窗家屬─陳偉成先生、陳俊穎先生;日治時期作家許丙丁友人曾榮木先生;風車詩社詩人李張瑞先生家屬─李純真女士及夫婿張嘉祥先生、張麗麗女士及夫婿趙瑞隆先生、林姝君女士,以及《日曜日式散步者》金獎導演黃亞歷先生;作家及文史專家林柏燕家屬林慈韻先生伉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