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蕙華報導)
臺南市政府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土地資產活化,其中北區九六新村都市更新案成功完成招商,預計興建24層住宅大樓,完工後將取得250戶社會住宅,不僅滿足市民居住需求,亦可節省約21億元公帑。今(2)日市府於永華市政中心舉行簽約儀式,由臺南市長黃偉哲與招商得標廠商春福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李富正總經理簽約。市議員許至椿、沈震東、陳怡珍及蔡宗豪皆到場見證。
黃偉哲指出,九六新村都更案地理位置優越,居於臺南市的文化蛋黃區,周邊有臺南市美術館二館及孔廟等知名文化地標。黃偉哲強調,社會住宅已不再是遠離市區或傳統國宅的概念,而是為社會新鮮人及有需求的民眾提供便利且高品質的居住環境,他感謝春福建設以高標準興建這座社會住宅,期盼此次合作圓滿成功。
都市發展局表示,九六新村都更案是透過都市更新容積獎勵方式取得社會住宅的第8案,本案預計可取得約250戶社會住宅,預計116年動工,120年完工。
都發局說明,九六新村都更範圍位於大道新城眷改社區及和緯路以南住宅聚落交界位置,鄰近延平國中及臺南鐵路地下化廊帶等開放空間,本次公辦都更預計規劃24層大樓,約有1,400個住宅單元,將採用通用設計,強化無障礙設施,並配置部分無障礙房型,打造易用、高適應性的優質住宅。周邊公共建設包括道路、公園及停車場等設施亦規劃開闢,與周邊綠地公園串聯成綠軸,營造低碳休閒住宅區。
都發局指出,臺南市目前已陸續完成二空新村A、B區、精忠二村、東區平實一、二期、自強新村及中興新城等國有地都市更新開發招商程序,全市的社會住宅總戶數,包含規劃及興建中,總共有11,170戶,由市府直接興建及透過公辦都市更新取得之戶數約達2,087戶。
未來市府將持續積極配合中央住宅政策,透過都更容積獎勵取得及政府直接興建等多元方式,增加社會住宅供給,以達到穩定住宅市場供需平衡與安定民眾居住權益,降低青年及弱勢族群居住負擔,落實「希望家園」理念。
「科技 美學 健康」蘭藝南醫202舞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今(2)日上午辦理「科技 美學 健康」蘭藝南醫202舞活動,此次展出的蘭花藝術佈置,源於樂榛香股份有限公司追求健康的初衷,與一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的蝴蝶蘭、頡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3D 列印技術攜手,由台灣花店協會孫銘鴻理事長親自挑選並巧手搭配,在臺南醫院門診大廳打造一處視覺饗宴,看見蝴蝶蘭的美,展現生命的美好,一整年提供正能量為醫療人員及民眾療癒身心。 頡懋實業近年來將技術觸角延伸至3D列印技術,為此次蘭花藝術佈置提供了花器及屏風。外部紋理以花瓣交疊為設計靈感的花器,將模仿自然生長模式的有機形態融入醫院環境;具可塑性及可調整性的屏風由一系列圓形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如同自然界中彼此連結的葉片,無縫拼接出完整的結構。再藉由植栽等自然元素幫助員工降低壓力、為病患及陪病者緩解焦慮,營造寧靜舒緩氛圍及給予慰藉。 享譽國際的臺灣蘭花,除了有最優質的原生蘭種,一心生物科技應用長達30年以上的「繁殖瓶苗」經驗,為蝴蝶蘭大大提升發芽的機率,為台灣蝴蝶蘭產業能穩定產出既健康又高品質的植株貢獻卓著,亦展現具有差異性、規模化、穩定供貨及育種能力的蘭花產業奇蹟。台灣花店協會孫銘鴻理事長為蘭花藝術親自操刀佈置,以臺灣最常見的蘭花-蝴蝶蘭為主,運用白花、紅花、白花紅心、斑點花等蝴蝶蘭花色加以妝點,結合園藝與花藝技術,灌注他對自然與花卉的熱情,為民眾帶來更多美的體驗,感受蘭花獨特優雅魅力。 將「科技 美學 健康」連結在一起的發想者-樂榛香股份有限公司,秉持Lé Vera樂榛的理念,認為”健康是一種殊榮”,堅持只做天然健康永續產品,更致力於提升全環境的健康品質。今年媒合多項在地產業互相合作,彼此延伸更多的可能性,首次為醫療環境注入一股溫暖、優雅與希望的生命力,並期許以南醫為起點讓蘭花舞進日常美學的生活場域。 衛福部臺南醫院歐建慧院長表示,非常感謝樂榛香股份有限公司贊助2025年蘭花藝術佈置,極為認同樂榛香堅持天然健康的永續概念,兼顧身心靈全方面健康亦與本院願景不謀而合。同樣感謝共襄盛舉的一心生物科技、頡懋實業及孫銘鴻理事長,不僅向同仁及病患展示了蘭花與科技的絢麗多樣化,換展後的蘭花植栽還能分送至病房或各單位欣賞,花謝後則繼續附生種植於院區樹木或由有意願的同仁認養等規劃,實踐永續、循環行動。 「科技 美學 健康」蘭花藝術自2025年從南醫門診大廳舞起,具有安撫、舒緩心情的「療癒系」蘭花等候各位駐足欣賞。南美館「創˙銀鈴」空間正式開放,邀請大眾綻放「藝」彩
(記者 白蕙華報導) 敲響銀鈴大計畫結合跨領域資源 銀齡藝術參與迴響深刻動人 呼應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臺南市美術館2023年啟動「敲響銀鈴大計畫」,於今年進入實踐階段。此計畫結合民政局區里業務、大專院校資源、民間企業力量合作中高齡者藝術參與活動,並規劃設置友善展示互動空間,不僅以藝文專業配合市府打造高齡友善城市政策,亦成功促進在地中高齡者以及對銀齡議題有興趣民眾之藝文參與,為南美館擴大推動銀齡藝術參與行動開啟新篇章。 南美館董事長趙卿惠表示,臺南市有約36萬餘65歲以上高齡者,佔全市人口比率19.5%,面對越來越多的高齡人口,美術館發揮作為社會教育機構所擔負的公共性角色,積極提供多元的社會與藝術參與活動與機會,讓長輩透過實際參與,能減緩生理上的衰退、也在心理上達到自我實現。而南美館館長林秋芳亦表示,推動「敲響銀鈴大計畫」的目的,即是希望能將藝術導入長輩的生活,讓長輩能在藝術當中安頓身心、獲得生活的力量,而跨領域合作的過程,也成功引發更多關心銀齡議題的民眾參與並給予正面回饋,顯示美術館與擁有共同理念的夥伴推動參與銀齡議題,能夠發揮1+1>2的成效與迴響。 「敲響銀鈴大計畫」,顧名思義是以55歲以上中高齡者為主要對象,期望即將邁入或已邁入第三人生階段者,持續透過社會及藝術參與,進而創造生命的意義,如同鈴鐘般閃耀銀閃閃的光芒並傳遞散播美妙悅耳的聲響。此大計畫下共分三項子計畫實踐,包含:與市府民政局合作,邀請本市溪北地區長輩參觀美術館;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跨域合作,讓中高齡者透過故事分享與創作,得以親近藝術與回顧自身精彩的生命經驗;而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則是在1館以銀齡友善、全齡共創之理念設置「創˙銀鈴」空間,期盼透過展示互動主題內容,提升各個年齡層民眾認識成長、生命變化之議題,同時增加各世代對彼此的理解,進一步提升銀齡觀眾參訪與使用南美館空間與藝術資源之意願。 南美館特別感謝贊助單位京城銀行對銀齡計畫的支持與認同,讓南美館得以全心全意推動與實踐計畫;同時感謝民政局成為計畫同行夥伴,協助帶動地方上長者的藝文參與;最後亦要感謝南應大林家旭副教授所組成的師資團隊,讓活動參與民眾帶回滿滿的收穫。「創˙銀鈴」空間已於12月17日開放參觀,並有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提供影音資源於空間內展示,民眾可至1館透過展示設施互動與閱讀,一起在這個共創的空間中,共同探索成長議題並分享人生階段的啟發。南市社宅「宜居康橋」預計120年完工將提供445戶 黃偉哲盼提供舒適可負擔新選擇
(記者 白蕙華報導) 為滿足臺南市租屋者的需求,市府採多元方式積極推動興辦社會住宅,位於永康區、鄰近永康市圖新總館的「宜居康橋」今(30)日由市長黃偉哲主持動土興建,預計於民國120年竣工,屆時將可提供445戶居住單元,是當前市府興辦的社宅戶數最多的案場,市議員李鎮國、黃肇輝、林燕祝、陳秋萍等也到場觀禮。 市長黃偉哲表示,永康區東橋是未來臺南都市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臺南市社宅含規劃及興建中的總戶數為11,170戶,而其中施工中社宅為13處,加上今日「宜居康橋」開工,讓施工中的社宅增至14處,施工中總戶數6,569戶。他期許「宜居康橋」能提供創業的青年、打拚的家庭、年長者與弱勢族群,舒適且負擔得起的居住選擇。 黃偉哲強調,社會住宅是追求居住正義的重要工具之一,透過社會住宅讓社會新鮮人或尚未買房的人,能用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租到位置相對好的住宅,擁有暫時的棲身之所。同時,社宅租賃期原則上以6年為限,也希望這6年低廉的租金,能幫助民眾快速累積自身的財富,減少居住負擔。另外,臺灣目前雖有少子化問題,但臺南市的人口數相對穩定,期望社會住宅的供應增加之後,對平抑房價能有一些助益,也希望日後民眾進住社宅,亦能從中得到更多居住上的便利。 都市發展局局長徐中強說明,「宜居康橋」為當前市府興辦的社宅戶數最多,鄰近永康市圖新總館、大橋國中、大橋國小等文教設施,本案為透過容積獎勵的方式,由和宜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2棟社會住宅予市府作為社會住宅,預計能為市庫節省下約48億的興建費用。此外,社區保存基地現有老樹群建構永續綠環境,提供住戶完善的生活機能。 都市發展局補充說明,「宜居康橋」規劃分為1房型及2房型,各房型皆有規劃無障礙住宿單元,提供租屋者更多樣的選擇。此外,本案與社會局合作設置「身心障礙者(肢體障礙)生活重建服務」據點,社宅全面導入無障礙環境的規劃設計,以期提供使用者更安全、更友善的居住環境。「臺南美食名廚」手冊集結22在地名廚料理故事 黃偉哲邀嚐佳餚遊臺南
(記者 白蕙華報導) 2024「臺南400城市食力」系列活動接近尾聲,由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出版的「臺南美食名廚」手冊,匯集22位臺南名廚的精采故事及美味料理,並邀請名廚推薦臺南好吃好玩,另外收錄臺南各區美食名廚資訊,以及米其林美食地圖,今(30)日舉行手冊發表會,臺南市長黃偉哲邀請大家來臺南品味佳餚,循著名廚的口袋名單,探索最美味、最樂趣的臺南!市議員沈震東及李啓維也到場共襄盛舉。 黃偉哲表示,所謂「民以食為天」,透過「臺南400城市食力」系列活動,大家見證了臺南的城市軟實力。這次推出的名廚手冊,以臺南各地總鋪師及餐廳料理師傅的角度切入,帶領大家認識400年歷史孕育出的飲食文化、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帶民眾探尋巷弄美食的歷史脈絡。這本手冊不僅是美食攻略,也傳達臺南人的生活與態度,希望更多好朋友能透過此書,深入瞭解臺南。 觀光旅遊局表示,自今年3月起,觀旅局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張耘書老師合作推出「臺南400‧流動的盛宴─來辦桌」及「臺南400‧精湛好食─揣(tshuē)餐廳」系列專題,報導多位總鋪師和宴席主廚的人生故事及招牌料理。本次「臺南美食名廚」手冊,集結辦桌南霸天汪義勇(阿勇師)、歸仁施家班餐飲宴席施宗榮、府城食府李萬(阿萬師)、加丁師辦桌宴席蔡裕峰、南吉外燴宴席鄭景良、寶味珍創意料理盧正治、新萬香餐廳李益仲、喜慶宴席料理施宗泰、阿菊食堂陳秋菊與張志偉、蘇家宴席蘇嘉進、東香臺菜海味料理蔡瑞成(大頭師)、郭家餐館郭春發、八甲田專業外燴蘇瑞弼(筆仔師)、147食堂陳進明、洪廚囍宴洪俊男、宏珍宴席餐廳郭育宏、阿霞飯店吳健豪、欣欣餐廳吳火塗(阿塗師)、筑馨居周榮棠(勇伯)、福樓餐廳蔡博超、東東餐飲企業李日東、阿美飯店蔡秀山等22位臺南美食名廚。 觀旅局說明,在地名廚的料理事業無論是承自父祖,還是白手起家,皆堅守信念,在食材挑選、烹煮流程、用餐環境等方面,遵守古法的同時也與時俱進,使得這些名廚們自豪的招牌料理,有古味技藝的傳承、有融合多元技法的創新,美味而有態度、堅定而有溫度。歡迎大家走訪臺南之時,一同品嚐在地名廚代代相承的美味佳餚。臺南永康全民運動館動土 打造全齡運動新地標 黃偉哲盼推動全民運動風潮
(記者 白蕙華 陳國順 報導) 為打造健康運動的幸福城市,推廣全民運動及提供優質、舒適、安全的運動環境,臺南市政府斥資2億元興建永康區全民運動館,並優化永康運動公園,與戶外景觀結合規劃共融遊戲場,今(31)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於115年中旬完工。市長黃偉哲、體育局長陳良乾、永康區長李皇興及市議員陳秋萍、林燕祝、黄肇輝、李鎮國、朱正軒、陳怡珍及沈震東均到場,共同祈祝工程順利。 市長黃偉哲表示,永康區居住人口眾多,經過市府努力積極的爭取,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終於迎來永康全民運動館的設立,推展全民運動也是南市府的政策目標,雖然中央資源有限,市府仍排除萬難,運用市預算自籌2億元,在永康地區設立運動館。 黃偉哲進一步表示,永康全民運動館位於忠孝永康體育公園,除建造全民運動館,也要同步優化永康運動公園,讓戶外設施與室內設施一樣好。他期待永康全民運動館能盡快興建,盡快完工,提供市民朋友優質、平價的運動中心,讓民眾多一個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體育局長陳良乾指出,永康區全民運動館興建總樓地板面積約2860.69平方公尺,規劃地上2層空間,設置韻律教室(多功能教室)、體適能中心、可作為羽球、籃球使用的綜合球場等多項運動空間,並設置無障礙設施及性別友善浴廁,戶外廣場規劃共融式遊戲場,建立一個全面且多功能的運動園區,將提供市民嶄新運動空間,促進健康生活的普及,營造舒適宜人的運動氛圍。 體育局指出,永康全民運動中心,基地位於忠孝路上「忠孝運動公園」內,周遭也是二王重劃區,作為整個區域的核心設施,整合既有棒壘球場,同時與戶外景觀結合規劃共融遊戲場,達到全齡運動目標,並配合重劃區規劃,整體分區設置,梳理既有公園環境,未來整體生活環境將大大提升。 體育局表示,為讓全市各區市民都有優質的運動環境,目前臺南市全民運動館已陸續推動,安南區及新營區持續施工中,仁德區及南科也預計於114年動工,5座全民運動館不僅是運動愛好者的最佳場所,也是社區活動、比賽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提供市民便利性佳、可及性高、優質且安全的運動休閒空間,預期將帶來更多的社會福利和經濟效益。安平天后宮元旦辦理探索府城貿易的起點「老洋行·新財路」曁1月11日「蛇韵藏鋒」迎春賞茶、揮毫活動
(記者 白蕙華 /台南報導) 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將於元旦及春節前夕的1月11日分別辦理探索府城貿易的起點「老洋行·新財路」曁「蛇韵藏鋒」迎春賞茶、揮毫活動,屆時參與活動民眾,廟方均會提供伴手禮與大家分享。 活動記者會於26日上午在廟方召開,有有安平區長蕭華、第四分局分局長曹儒林,安平在地市議員盧崑福、李啟維及多位議員助理等參與。 天后宮主委盧友禮指出,臺灣歷史的起源在「安平」,17世紀的安平轉口貿易於此蓬勃發展,從17世紀以來奠定的經濟基礎,陸續而來的商船與各國的洋行設立,讓安平宛如「東方威尼斯」,見證了府城商貿興起的浪潮,也是府城貿易的起點。 他說,踏上安平的土地,彷彿走進歷史的捲軸,安平開台天后宫於2025年的元旦上午7:00〜10:00辦理「探索府城貿易的起點〜老洋行」,於新年的第一天邀請民眾從安平開台天后宮集合出發,沿途巡走各個洋行遺蹟,聽著屬於安平的特有文化記憶,再到古運河綠色堤岸漫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河岸風光,感受晨間閑静的美景,接著穿梭巷弄間,抵至天妃宫遺址,走訪媽祖文化與臺灣歷史的共同見證。 天后宮總幹事林國明表示,探索老洋行的路線,每個點均備有紀念章讓大家蓋,而每個點均備有伴手禮,東興洋行備有南瓜包子一顆與活力豆漿一瓶、德記洋行有媽祖運動毛巾與運動飲料一瓶、運河綠色隧道有安平蜜餞一包、天妃宮遺址有銅錢餅一個、開台天后宮則送安平媽限定側包一個。 而在114年元月11日下午1:30〜4:30在天后宮廟埕舉辦「蛇韵藏鋒」揮毫、品茶、賞樂送春聯活動,為推動優質的廟埕文化,將歷年所舉辦的「贈春聯」結合國樂、茶藝,融入傳統宗教禮儀,寓教於廟埕文化展演中,這也是安平開台天后宮估居地方大廟往後首要的領頭任務。 林國明總幹事指出,當天在盧友禮主委引領與會貴賓進入大殿向「安平媽」敬茶並稟明活動內容之後,安平開台天后宮於揮毫專區及茶藝專區之間設有等候區,座前舞台則有石門國小鼓樂團生動活潑的鼓樂表演。盧友禮主委表示,所有活動將邀請蒞臨的貴賓端上好茶敬獻安平開台天后宮主祀「安平媽」,焚香供奉當天茶品,經由「安平媽」曁所祀眾神的加持,再送到茶席給蒞臨的各界信眾品茗,當天現場前200名還能獲廟方贈送的媽祖杯。從體育文物到智慧未來 南大展現創新跨域成果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 陳國順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於12月25日舉行「創新跨域 無限未來:師生研發成果發表暨年終記者會」,展示南大師生2024年在各領域的卓越研發成果。活動於該校府城校區誠正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並邀請媒體記者共同關注南大在學術創新及跨域合作方面的持續突破與發展。 南大音樂系的學生以精湛的技巧和層次豐富的弦樂二重奏拉開活動的序幕。陳惠萍校長感謝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南大教育發展的關注與支持,並回顧學校在2024年取得的豐碩成果。她指出,南大在師生共同努力下,獲得了《遠見》臺灣最佳大學評選和「台灣永續大學獎」銅級殊榮,並強調學校在創新教育、跨領域合作與永續發展等方面的努力與成效。 在隨後的研發成果發表中,來自五個學術領域的師生團隊分別展示他們的豐碩成果。體育學系陳耀宏主任主持的「體育運動文物研究中心」,專注於臺灣選手的運動文物研究,現已完成超過八千件文物盤點,並建立系統化作業流程,提升文物管理效能,顯見南大在體育史研究與文化保存領域的專業貢獻。資工系林朝興教授指導的團隊則展示智慧交通系統的潛力應用,這些技術預示著未來城市生活的便利與安全。材料科學系林建宏教授的團隊,則以咖啡渣為原料,開創環境永續發展的新方向,並在能源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此外,生物科技學系張德生教授的團隊也展示在新藥開發領域的重要發現,這些新分子的發現為未來醫藥發展開辟嶄新的契機。而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李香蓮主任領導的團隊,則在社區深耕,透過藝術創作與社會實踐,展現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與會的媒體記者積極與各團隊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這些跨領域的創新成果如何帶來未來社會的變革。與會者共同關注到,無論是運動文物研究、智慧交通,還是永續發展及新藥開發,這些成果都展現南大在多領域合作與創新突破上的卓越實踐,為未來帶來無限的可能與發展潛力。 本場年終記者會不僅展示南大在各領域的創新成果,也突顯其在推動學術發展與跨領域合作方面的持續努力。臺南大學將持續發揮創新研發的能量,並致力於將這些成果轉化為具體的社會效益,為臺灣各領域的發展帶來更多正向影響。乳獲新生,健康不找碴—— 公益衛教講座溫馨落幕,共譜守護女性健康新篇章
(記者 白蕙華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109年女性新發生乳癌共1萬5,259人,平均每天有42名女性罹患乳癌;111年因乳癌死亡的人數達2,834人,平均每天有8人因乳癌離世。令人關注的是,我國婦女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已從民國91年的49歲延後至107年的56歲。早期發現並治療,存活率可高達九成,然而晚期確診的存活率僅剩36%。 為了提升社會對乳癌防治的重視,量粒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台灣乳房身心關懷協會與臺灣美研院,於12月21日在臺南市南區的臺灣美研院美妝博物館成功舉辦了「乳獲新生——健康不找碴」公益衛教講座。活動吸引了眾多關心女性健康的民眾與各界人士,共同為守護女性的生命與健康而努力。 活動現場,台灣乳房身心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吳承駿致詞表示,協會一直以來致力於與學術界、產業單位及地方企業和政府結盟,為女性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關懷平台。他強調:「我們希望與女性同胞一起手護終身相伴的自己,從日常生活中開始關懷自身健康,一步步遠離乳癌帶來的恐懼。」 量粒生化科技總經理李慧芳則表示,公司秉持著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舉辦公益活動,推動社區參與與衛教推廣。她指出:「我們不僅推廣乳癌防治的觀念,還輔導婦女二度就業,提升在地美容美體業的服務品質,並與多元產業結盟,共同守護女性的健康。」這也體現了量粒科技在友善職場、健康推廣和永續共好的企業使命。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體現了量粒生化科技在社會公益中的堅定信念。現場與會者不僅透過專業醫療團隊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習到乳癌預防與早期發現的重要性,也參與了義工招募與二度就業服務的說明,這些服務皆由公司自發編列預算支持。量粒生化科技希望通過實際行動,帶動更多企業一同參與社會公益,成為守護社會的中堅力量。 吳承駿表示:「量粒科技在舉辦這些活動時,從來不僅是局限於自己的責任,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成為催化劑,讓更多企業看見社會公益的價值,並加入我們的行列。這些活動並不是為了企業的利益,而是發自內心希望透過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讓每一位女性都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支持與關懷。」 未來,量粒生化科技將繼續攜手台灣乳房身心關懷協會,在全台各地推廣乳癌防治的衛教活動,並期望能以此引起更多企業與社會人士的重視和參與。相信只要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共同努力,就能創造一個更加健康、溫暖的社會,為所有女性帶來實質的幫助和希望。 呼籲社會大眾,關愛生命,關愛乳房,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女性的健康與幸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