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蕙華 陳國順報導)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 (以下簡稱畜試所) 於1月15日辦理年終記者會,展現113年研究成果及各項得獎榮譽,會中以機關重要獲獎為題,內容包含本所「『點廢成金』,讓鄰避變共融」專案團隊榮獲為民服務的最高獎章「第7屆政府服務獎」以及北區分所團隊「畜牧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榮獲「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獎」,展現了畜試所在社會貢獻與永續上的深耕成果,此外畜試所113年度於農業部所屬試驗機構績效評核獲得第二名及研發成果優良管理單位獎,山羊主題館獲得年度推薦主題館網站。畜試所黃振芳所長表示,本所研究人員在各領域的優秀表現,受各界肯定,於團體及研究人員獲獎總共達12個獎項之多,並有2項實驗動物場域通過國際認證續評,技術移轉授權41件,授權金為625萬元。新品種方面,與民間業者攜手參與式育種,通過源興牛及平埔黑豬新品種命名。畜牧青農輔導部分,113年度計有3位畜牧農友榮獲十大神農、2位榮獲全國模範農民。
記者會由林正斌組長分享本所「『點廢成金』,讓鄰避變共融」專案團隊榮獲「第7屆政府服務獎」,本獎項包含了『數位創新加值』及『社會創新共融』二類組。本所一路由農業部初審評比,以「特優」之姿代表農業部參加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的全國性評比,再從全國100餘組報名,只有28組入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社會創新共融組」17個獲獎團隊中的一員,也是全國唯一研究單位及農業部所屬唯一的獲獎單位。畜試所獲獎成果包含多年的推廣、示範及觀摩等創新服務,106~112年底共計有3,522畜牧場通過資源化利用審查,佔全臺畜牧廢水總量七分之一,讓黃金變綠金;將雞糞造粒加值利用,以臺灣每年生產100萬噸生雞糞估算,造粒加值後可增加3億餘元產值,並能減輕雞糞臭味逸散,化腐朽為神奇;致力農副產物芻料化之示範及推廣,112年國外乾草外匯支出較111年減少約新臺幣2.3億元,提升國產芻料自給率達4 %,剩餘變豐腴。此次榮獲政府服務的「奧斯卡獎」,代表的是本所研究成果推廣深受政府及社會的肯定,畜牧業不再是個「鄰避」設施,而是能與社會創新共融的優質產業。
凃柏安主任介紹北區分所團隊以「畜牧氣候變遷調適行動」,在300多家參賽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獎」。北區分所研究團隊針對氣候變遷影響,運用天氣預測模型與大數據分析,評估乳牛在未來氣候情境下的泌乳量損失,並結合GIS技術視覺化呈現,全方位提升畜牧調適能力。透過技術移轉與產業輔導,顯著提高畜牧生產效率,降低成本與損失,成果深獲肯定,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合作,為永續發展與產業競爭力做出更多貢獻!
「國泰民安 感謝有您」 南市議會舉辦軍警消春節慰問
(記者 白蕙華報導) 春節即將來臨,為感謝春節假期仍須堅守崗位的軍警消人員,臺南市議會15日下午舉辦「國泰民安 感謝有您」軍警消春節慰問活動,包括邱莉莉議長、林志展副議長及周嘉韋、林燕祝、楊中成、郭鴻儀、黃麗招、李鎮國、Ingay Tali、蔡筱薇、李中岑、王家貞、李啟維、黄肇輝、朱正軒、許至椿、盧崑福、沈震東議員及曾之婕、林美燕議員的代表出席慰問,向努力守護民眾安全的軍警消兄弟姐妹們致敬,並致贈慰問金。 邱莉莉議長表示,今年的春節慰問很不同,過去都是到各單位去進行慰問,因為要接待我們反而勞師動眾,因此今年改採邀請大家來臺南市議會作客的方式辦理,也讓更多議員能參與慰問活動。邱莉莉議長提到,春節是台灣的重要節日,軍警消弟兄姊妹們在民眾歡喜放假的時候,反而更不能鬆懈地克盡職責,營造讓民眾安全、安心的環境,非常辛苦,所以只要軍警消有需要協助的地方,臺南市議會都是不分黨派全力支持。南區眷村年貨大街1/16起接力登場 黃偉哲邀大家感受濃濃的眷村年節氣氛
(記者 白蕙華報導) 過年氣氛逐漸濃厚,許多民眾也開始準備應景美食年貨,臺南市「南區眷村年貨大街」將於1/16至1/20在臺南市立棒球場旁、1/24至1/26在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登場,市府今(13)日上午於南都里活動中心舉行聯合記者會,市長黃偉哲表示,眷村文化不僅是臺南這座歷史文化古城的重要一環,更是臺灣社會多元文化融合的縮影,藉由這次「年貨大街」與「文化季」的串聯,希望能以豐富的活動與精心的設計,讓眷村記憶延續,歡迎大家來感受濃濃的眷村風情與年節喜氣。 市長黃偉哲表示,這幾年眷村文化已從過去較侷促在一個地方或社區,演變成受到眾多市民朋友喜愛的文化活動,透過眷村文化展的年貨大街的形式,能推展眷村文化,並能讓民眾融合在一起,感謝南區區公所的策畫、市府相關局處全力支援,以及地方里辦公處、社區與合作團隊辛勤付出,快過年了,呼籲大家一定要來眷村年貨大街走走。 今年「臺南眷村年貨大街」將於1月16日至20日在臺南市立棒球場旁登場,接續「水交社文化季暨眷村年貨大街」則於1月24日至26日在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精采呈現,民眾可一次體驗南區眷村獨有的年節傳統美食與應景年貨。 黃偉哲指出,這些食物與習俗,蘊藏著早年生活的智慧與堅韌,塑造了眷村特有的歷史軌跡與情感深度,藉由這樣的活動,更能讓年輕一代,感受長輩們的生活記憶,並讓不同世代間建立情感連結。 南區公所說明,今年的眷村年貨大街,規劃了許多特色攤位,包括眷村傳統小吃、手工年貨、懷舊工藝品等,讓大家重溫舊時過年的美好回憶;活動也結合在地學校及藝文團隊,透過精采的文創手作、舞台表演,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這兩場活動不僅是美食與文化的饗宴,更是大家尋找年味與人情味的好去處。歡迎市民朋友在過年前走進南區的年貨大街,感受濃厚的眷村特色,迎接一個溫暖而難忘的新年! 今日的記者會,包括市議會林美燕、盧崑福、周麗津、李啟維、沈震東等多位議員也到場參與,現場洋溢著濃濃的過年味,場面相當熱鬧又溫馨。來自荒域的『時空魔花』即將綻放 表演藝術 × 工業遺產,台版 Teamlab 驚豔登場
(記者 白蕙華報導) 十鼓文創園區再次顛覆想像,由十鼓的設計顧問知名電影美術指導吉娃娃鄭之涵老師帶領團隊,推出全新巨作「時空魔花」,創造藝術與工業遺產的無縫結合。隱匿在百年糖廠的神秘角落,這片由生命之樹遺落的種子孕育出的魔花,以驚人的創意和藝術手法,將廢墟化為生命力四射的沙漠荒域。光影與結構的巧妙運用,讓昔日的糖廠煥然一新,每個細節都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 在「時空魔花」的展區中,參觀者將經歷一場視覺與感官的盛宴。以多層次的影像投影、互動式光影效果以及聲音設計,將整個空間幻化為一場如夢似幻的魔法旅程。從生機勃勃的「生命之樹」到象徵新生的「鐵掌花」和「猴面花」,園區中的每個元素都經過精心設計,旨在引領參觀者進入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時空結界。此展覽不僅展現十鼓團隊的創意極限,也象徵著對工業遺產價值的重新定義與賦能,讓傳統文化在現代藝術中綻放新的光芒。 魔法屾林市集:奇幻與藝術的完美邂逅,黑角域魔法拍賣會引領熱潮 今年的「魔法屾林市集」將於2月8日至2月16日期間在十鼓文創園區盛大舉行,這是台灣首創的沉浸式魔法盛典,集結上百家品牌,為參與者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奇幻體驗。十鼓文創團隊攜手屾屾市,打造出這場橫跨藝術、文化與商業的夢幻盛會,將魔法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市集中設有七大主題區,包括精靈村、魔法工廠、闇黑森林、魔法大草原、魔法車站、神隱村以及魔法道具街,讓每一位遊客都能沉浸於奇幻世界的無限可能之中。此外,特色活動「黑角域魔法拍賣會」將成為活動的亮點,這場拍賣不僅展示極具價值的魔法古物如黑角玉、遠古航海圖和愛情靈藥,更邀請遊客親身參與,競標神秘寶物。 前兩周預售的魔法學院派對(魔法餐桌)540席已全數售罄,還包括國際鼓樂表演、精靈祈福儀式,以及結合火舞與馬戲的驚艷演出,讓整個市集充滿活力與魅力。從視覺到味覺,從探險到互動,每一位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魔法時刻。 🎟 網路優惠票價:僅需449元,優惠期間為2025/01/03至2025/02/16,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新年祈福:鼓靈兒守護蛇年聖域 全家人的最愛,超萌神獸登場 時逢蛇年,十鼓文創園區以「鼓靈兒」作為活動的象徵,這隻神獸守護者代表了無窮的生命力與新年的吉祥寓意。鼓靈兒不僅造型獨特,其溫暖的魔法氣息更象徵著對來訪者的祝福,與其寶寶鼓靈娃一同守護著「時空魔花」的神秘聖域。大小朋友在參觀過程中,將被這對神獸的超萌魅力所吸引,成為家庭活動的最佳選擇。 鼓靈兒的設計靈感來自台灣的原生物種,結合神話故事中的守護精神,賦予了它非凡的文化與藝術價值。感受其中蘊含的生命能量,探索隱藏在荒域中的神秘彩蛋。充滿童趣與創意的設計,讓新年的歡樂氣氛更加溫馨,同時強調了十鼓文創園區對文化與教育的用心,致力於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有美好溫馨的回憶。 穿越時空:從百年糖廠到未來魔法世界 「時空魔花」的誕生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更是百年糖廠文化與未來科技的對話。作為園區的重要展覽之一,它將過去的工業遺址轉化為未來的創意平台,成為十鼓文創園區的魔法地標。展覽以1月20日試營運為開端,並於2月8日魔法屾林市集期間正式開幕,邀請國內外遊客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十鼓文創園區期望透過這次展覽,將傳統與現代的界限徹底打破,讓更多人認識工業遺產的重要性。同時,展覽也傳遞了一種永續發展的理念,將文化保存與創新融為一體,為未來的文化藝術發展提供無限可能。2025年是一個充滿驚喜與創意的年份,而「時空魔花」正是這一旅程的最佳起點! 「時空魔花」 背景設定 • 宇宙沙漠 這片沙漠是一個跨越多重宇宙的空間交錯點,既是荒涼的終點,也是無限可能的起點。沙漠中的每一粒沙塵都記載了某個時空的碎片,如同砂糖在糖廠的記憶般。 • 時空魔花 傳說魔花是一位古老的時空守護者的化身,負責維持宇宙的平衡。每當時空出現混亂,它便穿梭於沙漠,將秩序重新帶回各個時空。 • 使命與象徵: 魔花的使命是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 創作概念 時空魔花穿梭在浩瀚充滿神秘感的宇宙沙漠,穿越到車路墘製糖所長出了工業機械風的生命力之花,跨越時空的變化特性,形成一個既詩意又富有奇幻色彩的藝術設定或故事背景。以下是詳細的創作方向: • 靈感來源: 花朵通常象徵著生命與美麗,而沙漠代表荒涼與挑戰,將兩者結合能突顯生命在極端環境中的堅韌與奇跡。通過「時空」的設定,花朵能在不同時間與空間中轉化,帶來新的希望與變化。 •時空:花朵不僅能穿梭不同時空,還能改變周圍環境的時間流速,使荒涼的沙漠瞬間變成繁茂的綠洲,或將古老的沙海轉換為未來的星際城市。 •沙漠:沙漠是舊糖廠的意象,如同砂糖的意象般,不再只是荒涼的象徵,而是一片隱藏無限可能的宇宙地帶。 •花朵:時空魔花的形態隨穿梭的時空而變化,每個時空都有獨特的顏色與樣貌,象徵新生與轉變。 •花朵形態:齒輪轉動著魔花,花蕊完全透光,代表小型星系在結合花瓣開花代表生命力。花朵發出不同顏色光芒,呈現高科技金屬質感,花瓣帶有時間性流動的齒輪圖案。 魔花能通過沙漠中的能量裂縫或星際之門穿越時空,每一次穿越都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例如:時間加速或倒退:花朵開放時會影響周圍時間流速,讓生物或環境瞬間進化或退化。魔花具有一定的智慧,能感應接近它的生物,並根據對方的內心需求改變自身形態。例如: • 對於迷失的旅者,花朵可能變成一盞指引方向的燈塔。 • 對於求知者,花朵可能展示他們內心最渴望看到的時空場景。 「魔花」 創作概念 結合奇幻、科幻與工業設計三種元素,打造一個融合自然與人工智慧的獨特形象。以下是幾個可能的創作方向與概念發展: 1. 核心概念:魔法與科技的交融 • 背景故事: 在一個奇幻與科幻交錯的時代,科學與魔法並存,一種神秘的「魔花」成為了世界平衡的象徵。這朵花由工業技術打造,卻蘊含古老的魔法力量,象徵著自然與科技的和諧。 • 核心主題: • 魔法:花瓣的形態中融入發光符文或魔法紋路,展現奇幻感。 • 工業:花的結構使用金屬、齒輪、管道,給人強烈的機械感。 • 自然:花朵的設計仍保持柔美與生機,象徵自然與工業的平衡。 2. 設計風格與元素 • 形態: • 花朵由金屬製成,花瓣可像齒輪般旋轉,中心可以是一顆發光的核心(類似能源晶體)。 • 葉片中嵌入管道和線路,流動著發光液體,象徵能量或魔法。 • 花莖融合機械支架,呈現機械與自然融合的形象。 • 色彩: • 金屬色(銀色、銅色、金屬藍)與魔法色(紫色、藍綠色、金光)搭配。 • 漸層效果加強科幻感,例如從冷金屬過渡到魔法光芒。 3. 情感與象徵 • 自然與人工的平衡: 花朵象徵自然生命力,而機械結構則代表人類創造的智慧,兩者的融合寓意著和諧與進步。 • 再生與進化: 魔花可以象徵未來的進化方向,既不拋棄自然,也不停止科技創造,彼此支持,創造永續發展的未來。 「鐵掌花」 傳說中,「鐵掌花」誕生於一場古老的魔法實驗,魔法師試圖結合沙漠植物與工業技術,創造出一種既能生存於惡劣環境,又能守護綠洲的智慧生物。它被用來保護一片充滿魔法能源的沙漠工廠,阻止外敵入侵並維持周邊生態平衡。 創作概念: 將融合仙人掌的堅韌生命力、工業機械的精密結構,以及魔法元素的神秘力量,打造一個兼具實用性與美感的獨特形象。以下是具體的創作方向與設定: • 靈感來源: 仙人掌適應極端環境的堅韌特性與花朵的絢麗形成鮮明對比,結合工業機械與魔法,將這種自然之美轉化為具有功能性與奇幻感的創造物。 • 主題意象: • 仙人掌:象徵生命力、適應力與保護能力。 • 工業機械:象徵精密與力量,內部結構展示工業化的能量運作。 • 魔法:象徵神秘與能量,賦予仙人掌花以智慧與超自然能力。 • 整體為仙人掌形態,高聳且堅韌,表面覆蓋工業風金屬材質,部分保留植物質感,融合自然與機械的美感。 • 魔法功能: • 守護能力:當有外敵入侵時,仙人掌刺會自動伸長,並釋放魔法屏障保護範圍內的生命。 • 治癒能力:花朵釋放的花粉能癒合傷口,甚至修復損壞的機械結構。 • 召喚能力:啟動核心魔法後,可召喚沙塵風暴、魔法之光,或打開異次元通道。 • 智慧與互動: • 仙人掌花擁有初步的智慧,能與周圍生物交流,或者接受美杜莎女王的命令行動。 • 堅韌與生命力:仙人掌象徵在最艱難的環境中也能茁壯成長的精神,結合工業與魔法進一步強調適應性與創造力。 • 保護與創造:仙人掌花是守護者,守護糖廠,同時也是能量與生命的創造者,象徵平衡與再生。 「時空魔鏡」 傳說時空魔鏡由一位古老的魔法師所創造,意在保存全時空的知識,因為它不僅是知識的容器,也可能成為打開時空裂縫的鑰匙。 創作概念 是一個結合奇幻與神秘科幻元素的裝置或物件。它不僅是一本書,也是通向不同時空的魔法之門,結合書籍的智慧象徵、鏡子的時空折射特性,創造出一個集知識、力量與神秘為一體的核心物件。 「時空魔鏡」是一件神秘且強大的物品,結合書籍與鏡子的形態,能夠透過魔法打開通向不同時空的門,甚至可以反射、扭曲現實。 • 主題意象: • 書籍:象徵知識、記憶與智慧,是時空魔鏡書的本質核心。 • 鏡子:象徵反射與通道,為跨越時空的媒介。 • 時空:通過書頁與鏡面結構,呈現時間與空間的交錯。 • 尺寸:巨大,仿若一座雕刻精美的魔法之門,足以讓人看見自己,穿越過去未來。 • 鏡子設計: • 鏡子內嵌於書封,能夠打開並展現不同的場景。鏡面質地如液態銀,能流動、變形,並折射出多重時空的影像。 • 鏡子在啟動時可伸展為一個巨大的光門,通往書中記載的特定時空。 魔鏡書不僅記載過去與未來的歷史,也能吸收讀者的記憶,讓未來的使用者窺探前人的經歷。 • 反射真實: 鏡子具有神秘的反射能力,能讓讀者看到真實的自我,或映射出他們的潛在可能性與未來命運。 • 知識與力量的結合: 魔鏡象徵知識的力量,並告誡使用者應以謹慎的態度對待權力,否則可能迷失在無盡的時空中。 • 守護者: 魔鏡的使用受某位強大的魔法師或生物守護,「鼓靈兒」是它的看守神獸之一。 鼓靈兒、鼓靈娃(鼓靈兒寶寶) 美杜莎女王的守護神獸,工業機械風與奇幻魔法元素結合,是一個既具防禦力又充滿靈動感的小蛇形象。鼓靈兒是美杜莎女王最忠誠的守護神獸,負責保衛女王的魔法工廠不受外界入侵。她同時也是工廠的核心魔法管理者,能用她的魔法調節能源、控制機械,確保工廠高效運作。鼓靈兒性格冷靜且睿智,擅長分析敵人行動並制定戰術。作為母蛇,她展現出強烈的守護意識,對美杜莎女王及其領地充滿忠誠與愛。鼓靈兒與美杜莎女王有著深厚的羈絆,可能是美杜莎親手創造或賜予生命的守護者。她不僅是守護者,還是女王的智囊,幫助制定防禦策略與管理魔法工廠的運作。 以下是具體的創作概念: • 名字含義: 「鼓靈兒」的名字傳遞了一種靈動與神秘感。「鼓」代表她的內在力量像雷鼓般響亮和威懾;「靈兒」則強調她的智慧與靈巧。 • 鼓靈兒是一種稀有的魔法生物,融合了自然與科技,她擁有蛇的靈活、翅膀的自由,以及工業科技賦予的力量。 • 身為母蛇,她體現守護與智慧,特別是對美杜莎女王和魔法工廠的忠誠。 • 水藍色主調:身體如流水般光滑,表面帶有金屬質感的七彩光澤,隨著光線角度變化散發出奇幻色彩。 • 魔法核心:在胸口或身體中央嵌有一顆發光的魔法核心,透過脈衝光芒展示她的魔法能量。 • 翅膀為工業風材質,結構像機械化的龍翼,骨架為金屬,覆蓋著能量薄膜。當展開時,翅膀會散發水藍和七彩光芒,類似魔法屏障的效果。 • 魔法能力: • 元素操控:擅長控制水元素,能化水為刀刃或護盾,也能治癒同伴。 • 幻影術:能製造自己的幻影迷惑敵人,讓真正的她進行致命一擊。 水藍色為主,輔以七彩光暈,帶有金屬與能量的質感。翅膀的透明感與光效會成為視覺焦點。 • 材質設計: 身體為流線型,金屬與能量相互融合;翅膀為科技感十足的半透明材質。 • 姿態表現: 鼓靈兒可以靜止時如一件工藝品般優雅,而在戰鬥時展現出迅捷的力量與靈動的姿態。 「猴面花」 創作概念 結合猴面花的自然形態與工業機械風格,打造一個兼具生物學特徵與機械感的獨特藝術形象,這種花朵象徵自然生命在工業化環境中的重生與適應,展示科技與自然之間的共存關係。 以下是具體的創作方向與設計思路: 1. 核心概念:自然與機械的重構 • 靈感來源: 猴面花(Monkey Orchid)的獨特形態自帶生物擬人的特徵,將其與工業風格結合,可以展現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機械花朵形象。花朵的「猴面」部分可以設計為具有智能或情感的機械生物,象徵生命與科技的交融。 • 主題意象: • 自然:保留猴面花的花瓣結構,但讓其材質與色彩展現生機。 • 工業:融入齒輪、管道、液壓元件等細節,增強機械感。 • 科技:猴面可以作為機械智能的核心,表現智慧生命的進化。 2. 設計細節 • 花朵形態: • 猴面部分: • 由光滑的金屬或陶瓷材質製成,帶有類似面具的結構,內嵌發光「眼睛」或感應器。 • 面部細節融合幾何線條,呈現工業設計感。 • 花瓣: • 可用金屬片或柔性機械結構製成,花瓣邊緣散發柔和光芒,帶有科技感。 • 花莖中有外露的齒輪和液壓系統,呈現工業機械風格。 • 智慧與生機: 猴面部分帶有擬人化特徵,象徵智慧生命的進化;花瓣與葉片則傳遞自然界無盡的生機。 • 生命與創造: 這朵花不僅是自然生命的象徵,也是一種人類技術創造力的具象化,寓意無限可能性。九六新村都更招商成功再添250戶社會住宅 黃偉哲:為社會新鮮人及民眾提供高品質居住環境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臺南市政府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土地資產活化,其中北區九六新村都市更新案成功完成招商,預計興建24層住宅大樓,完工後將取得250戶社會住宅,不僅滿足市民居住需求,亦可節省約21億元公帑。今(2)日市府於永華市政中心舉行簽約儀式,由臺南市長黃偉哲與招商得標廠商春福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李富正總經理簽約。市議員許至椿、沈震東、陳怡珍及蔡宗豪皆到場見證。 黃偉哲指出,九六新村都更案地理位置優越,居於臺南市的文化蛋黃區,周邊有臺南市美術館二館及孔廟等知名文化地標。黃偉哲強調,社會住宅已不再是遠離市區或傳統國宅的概念,而是為社會新鮮人及有需求的民眾提供便利且高品質的居住環境,他感謝春福建設以高標準興建這座社會住宅,期盼此次合作圓滿成功。 都市發展局表示,九六新村都更案是透過都市更新容積獎勵方式取得社會住宅的第8案,本案預計可取得約250戶社會住宅,預計116年動工,120年完工。 都發局說明,九六新村都更範圍位於大道新城眷改社區及和緯路以南住宅聚落交界位置,鄰近延平國中及臺南鐵路地下化廊帶等開放空間,本次公辦都更預計規劃24層大樓,約有1,400個住宅單元,將採用通用設計,強化無障礙設施,並配置部分無障礙房型,打造易用、高適應性的優質住宅。周邊公共建設包括道路、公園及停車場等設施亦規劃開闢,與周邊綠地公園串聯成綠軸,營造低碳休閒住宅區。 都發局指出,臺南市目前已陸續完成二空新村A、B區、精忠二村、東區平實一、二期、自強新村及中興新城等國有地都市更新開發招商程序,全市的社會住宅總戶數,包含規劃及興建中,總共有11,170戶,由市府直接興建及透過公辦都市更新取得之戶數約達2,087戶。 未來市府將持續積極配合中央住宅政策,透過都更容積獎勵取得及政府直接興建等多元方式,增加社會住宅供給,以達到穩定住宅市場供需平衡與安定民眾居住權益,降低青年及弱勢族群居住負擔,落實「希望家園」理念。「科技 美學 健康」蘭藝南醫202舞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今(2)日上午辦理「科技 美學 健康」蘭藝南醫202舞活動,此次展出的蘭花藝術佈置,源於樂榛香股份有限公司追求健康的初衷,與一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的蝴蝶蘭、頡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3D 列印技術攜手,由台灣花店協會孫銘鴻理事長親自挑選並巧手搭配,在臺南醫院門診大廳打造一處視覺饗宴,看見蝴蝶蘭的美,展現生命的美好,一整年提供正能量為醫療人員及民眾療癒身心。 頡懋實業近年來將技術觸角延伸至3D列印技術,為此次蘭花藝術佈置提供了花器及屏風。外部紋理以花瓣交疊為設計靈感的花器,將模仿自然生長模式的有機形態融入醫院環境;具可塑性及可調整性的屏風由一系列圓形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如同自然界中彼此連結的葉片,無縫拼接出完整的結構。再藉由植栽等自然元素幫助員工降低壓力、為病患及陪病者緩解焦慮,營造寧靜舒緩氛圍及給予慰藉。 享譽國際的臺灣蘭花,除了有最優質的原生蘭種,一心生物科技應用長達30年以上的「繁殖瓶苗」經驗,為蝴蝶蘭大大提升發芽的機率,為台灣蝴蝶蘭產業能穩定產出既健康又高品質的植株貢獻卓著,亦展現具有差異性、規模化、穩定供貨及育種能力的蘭花產業奇蹟。台灣花店協會孫銘鴻理事長為蘭花藝術親自操刀佈置,以臺灣最常見的蘭花-蝴蝶蘭為主,運用白花、紅花、白花紅心、斑點花等蝴蝶蘭花色加以妝點,結合園藝與花藝技術,灌注他對自然與花卉的熱情,為民眾帶來更多美的體驗,感受蘭花獨特優雅魅力。 將「科技 美學 健康」連結在一起的發想者-樂榛香股份有限公司,秉持Lé Vera樂榛的理念,認為”健康是一種殊榮”,堅持只做天然健康永續產品,更致力於提升全環境的健康品質。今年媒合多項在地產業互相合作,彼此延伸更多的可能性,首次為醫療環境注入一股溫暖、優雅與希望的生命力,並期許以南醫為起點讓蘭花舞進日常美學的生活場域。 衛福部臺南醫院歐建慧院長表示,非常感謝樂榛香股份有限公司贊助2025年蘭花藝術佈置,極為認同樂榛香堅持天然健康的永續概念,兼顧身心靈全方面健康亦與本院願景不謀而合。同樣感謝共襄盛舉的一心生物科技、頡懋實業及孫銘鴻理事長,不僅向同仁及病患展示了蘭花與科技的絢麗多樣化,換展後的蘭花植栽還能分送至病房或各單位欣賞,花謝後則繼續附生種植於院區樹木或由有意願的同仁認養等規劃,實踐永續、循環行動。 「科技 美學 健康」蘭花藝術自2025年從南醫門診大廳舞起,具有安撫、舒緩心情的「療癒系」蘭花等候各位駐足欣賞。南美館「創˙銀鈴」空間正式開放,邀請大眾綻放「藝」彩
(記者 白蕙華報導) 敲響銀鈴大計畫結合跨領域資源 銀齡藝術參與迴響深刻動人 呼應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臺南市美術館2023年啟動「敲響銀鈴大計畫」,於今年進入實踐階段。此計畫結合民政局區里業務、大專院校資源、民間企業力量合作中高齡者藝術參與活動,並規劃設置友善展示互動空間,不僅以藝文專業配合市府打造高齡友善城市政策,亦成功促進在地中高齡者以及對銀齡議題有興趣民眾之藝文參與,為南美館擴大推動銀齡藝術參與行動開啟新篇章。 南美館董事長趙卿惠表示,臺南市有約36萬餘65歲以上高齡者,佔全市人口比率19.5%,面對越來越多的高齡人口,美術館發揮作為社會教育機構所擔負的公共性角色,積極提供多元的社會與藝術參與活動與機會,讓長輩透過實際參與,能減緩生理上的衰退、也在心理上達到自我實現。而南美館館長林秋芳亦表示,推動「敲響銀鈴大計畫」的目的,即是希望能將藝術導入長輩的生活,讓長輩能在藝術當中安頓身心、獲得生活的力量,而跨領域合作的過程,也成功引發更多關心銀齡議題的民眾參與並給予正面回饋,顯示美術館與擁有共同理念的夥伴推動參與銀齡議題,能夠發揮1+1>2的成效與迴響。 「敲響銀鈴大計畫」,顧名思義是以55歲以上中高齡者為主要對象,期望即將邁入或已邁入第三人生階段者,持續透過社會及藝術參與,進而創造生命的意義,如同鈴鐘般閃耀銀閃閃的光芒並傳遞散播美妙悅耳的聲響。此大計畫下共分三項子計畫實踐,包含:與市府民政局合作,邀請本市溪北地區長輩參觀美術館;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跨域合作,讓中高齡者透過故事分享與創作,得以親近藝術與回顧自身精彩的生命經驗;而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則是在1館以銀齡友善、全齡共創之理念設置「創˙銀鈴」空間,期盼透過展示互動主題內容,提升各個年齡層民眾認識成長、生命變化之議題,同時增加各世代對彼此的理解,進一步提升銀齡觀眾參訪與使用南美館空間與藝術資源之意願。 南美館特別感謝贊助單位京城銀行對銀齡計畫的支持與認同,讓南美館得以全心全意推動與實踐計畫;同時感謝民政局成為計畫同行夥伴,協助帶動地方上長者的藝文參與;最後亦要感謝南應大林家旭副教授所組成的師資團隊,讓活動參與民眾帶回滿滿的收穫。「創˙銀鈴」空間已於12月17日開放參觀,並有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提供影音資源於空間內展示,民眾可至1館透過展示設施互動與閱讀,一起在這個共創的空間中,共同探索成長議題並分享人生階段的啟發。南市社宅「宜居康橋」預計120年完工將提供445戶 黃偉哲盼提供舒適可負擔新選擇
(記者 白蕙華報導) 為滿足臺南市租屋者的需求,市府採多元方式積極推動興辦社會住宅,位於永康區、鄰近永康市圖新總館的「宜居康橋」今(30)日由市長黃偉哲主持動土興建,預計於民國120年竣工,屆時將可提供445戶居住單元,是當前市府興辦的社宅戶數最多的案場,市議員李鎮國、黃肇輝、林燕祝、陳秋萍等也到場觀禮。 市長黃偉哲表示,永康區東橋是未來臺南都市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臺南市社宅含規劃及興建中的總戶數為11,170戶,而其中施工中社宅為13處,加上今日「宜居康橋」開工,讓施工中的社宅增至14處,施工中總戶數6,569戶。他期許「宜居康橋」能提供創業的青年、打拚的家庭、年長者與弱勢族群,舒適且負擔得起的居住選擇。 黃偉哲強調,社會住宅是追求居住正義的重要工具之一,透過社會住宅讓社會新鮮人或尚未買房的人,能用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租到位置相對好的住宅,擁有暫時的棲身之所。同時,社宅租賃期原則上以6年為限,也希望這6年低廉的租金,能幫助民眾快速累積自身的財富,減少居住負擔。另外,臺灣目前雖有少子化問題,但臺南市的人口數相對穩定,期望社會住宅的供應增加之後,對平抑房價能有一些助益,也希望日後民眾進住社宅,亦能從中得到更多居住上的便利。 都市發展局局長徐中強說明,「宜居康橋」為當前市府興辦的社宅戶數最多,鄰近永康市圖新總館、大橋國中、大橋國小等文教設施,本案為透過容積獎勵的方式,由和宜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2棟社會住宅予市府作為社會住宅,預計能為市庫節省下約48億的興建費用。此外,社區保存基地現有老樹群建構永續綠環境,提供住戶完善的生活機能。 都市發展局補充說明,「宜居康橋」規劃分為1房型及2房型,各房型皆有規劃無障礙住宿單元,提供租屋者更多樣的選擇。此外,本案與社會局合作設置「身心障礙者(肢體障礙)生活重建服務」據點,社宅全面導入無障礙環境的規劃設計,以期提供使用者更安全、更友善的居住環境。「臺南美食名廚」手冊集結22在地名廚料理故事 黃偉哲邀嚐佳餚遊臺南
(記者 白蕙華報導) 2024「臺南400城市食力」系列活動接近尾聲,由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出版的「臺南美食名廚」手冊,匯集22位臺南名廚的精采故事及美味料理,並邀請名廚推薦臺南好吃好玩,另外收錄臺南各區美食名廚資訊,以及米其林美食地圖,今(30)日舉行手冊發表會,臺南市長黃偉哲邀請大家來臺南品味佳餚,循著名廚的口袋名單,探索最美味、最樂趣的臺南!市議員沈震東及李啓維也到場共襄盛舉。 黃偉哲表示,所謂「民以食為天」,透過「臺南400城市食力」系列活動,大家見證了臺南的城市軟實力。這次推出的名廚手冊,以臺南各地總鋪師及餐廳料理師傅的角度切入,帶領大家認識400年歷史孕育出的飲食文化、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帶民眾探尋巷弄美食的歷史脈絡。這本手冊不僅是美食攻略,也傳達臺南人的生活與態度,希望更多好朋友能透過此書,深入瞭解臺南。 觀光旅遊局表示,自今年3月起,觀旅局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張耘書老師合作推出「臺南400‧流動的盛宴─來辦桌」及「臺南400‧精湛好食─揣(tshuē)餐廳」系列專題,報導多位總鋪師和宴席主廚的人生故事及招牌料理。本次「臺南美食名廚」手冊,集結辦桌南霸天汪義勇(阿勇師)、歸仁施家班餐飲宴席施宗榮、府城食府李萬(阿萬師)、加丁師辦桌宴席蔡裕峰、南吉外燴宴席鄭景良、寶味珍創意料理盧正治、新萬香餐廳李益仲、喜慶宴席料理施宗泰、阿菊食堂陳秋菊與張志偉、蘇家宴席蘇嘉進、東香臺菜海味料理蔡瑞成(大頭師)、郭家餐館郭春發、八甲田專業外燴蘇瑞弼(筆仔師)、147食堂陳進明、洪廚囍宴洪俊男、宏珍宴席餐廳郭育宏、阿霞飯店吳健豪、欣欣餐廳吳火塗(阿塗師)、筑馨居周榮棠(勇伯)、福樓餐廳蔡博超、東東餐飲企業李日東、阿美飯店蔡秀山等22位臺南美食名廚。 觀旅局說明,在地名廚的料理事業無論是承自父祖,還是白手起家,皆堅守信念,在食材挑選、烹煮流程、用餐環境等方面,遵守古法的同時也與時俱進,使得這些名廚們自豪的招牌料理,有古味技藝的傳承、有融合多元技法的創新,美味而有態度、堅定而有溫度。歡迎大家走訪臺南之時,一同品嚐在地名廚代代相承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