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又狡猾之病毒-談腺病毒症狀、檢驗與預防 點擊圖片放大

平凡又狡猾之病毒-談腺病毒症狀、檢驗與預防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郭綜合醫院醫技部/李文琮副院長

腺病毒(Adenovirus)雖然不如流感或新冠病毒那樣廣為人知,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腺病毒的症狀常與一般感冒相似,卻能同時攻擊人體的多個器官系統,並經常與其他病毒共同感染,使病情變得更加複雜。

腺病毒的特性

腺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主要感染呼吸道、腸胃道及眼睛。最易感染的族群是5歲以下的幼童,但老人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也容易受到影響。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密切接觸或被污染的物品傳播。它可能引起發燒、喉嚨痛、結膜炎以及腸胃不適,並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肺炎。

目前,腺病毒缺乏專門的治療藥物,治療主要依賴支持療法。根據本院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8月的統計,對263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兒童進行多套式聚合酶鏈式反應法(FilmArray-multiplex PCR)檢測,發現腺病毒感染率為9.1%(24/263)。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感染案例中有高達75%(18/24)合併其他病毒感染,這些發現說明腺病毒不只是「單兵作戰」,經常會與其他呼吸道病毒聯手(如人類鼻病毒/腸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讓感染的臨床表現更為複雜。

案例分享

案例一:2歲的李小弟到院因醫師診察發現有發燒、氣喘急性發作及支氣管肺炎等症狀而住院,檢驗結果顯示他不僅感染了腺病毒,同時還合併感染其他四種病原菌,包括人類鼻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和新冠病毒。經過三天的治療後,他順利康復出院。

案例二:6歲的張小妹到院因醫師診察發現有急性扁桃腺炎、過敏性鼻炎及支氣管肺炎住院及發燒等症狀而住院,檢驗結果顯示她除了感染腺病毒,還合併感染了人類鼻病毒/腸病毒、A型流感(2型)等共4種病原菌。同樣經過三天的治療,張小妹也順利出院。

這兩個案例充分證明了腺病毒複合感染的常見性與複雜性,導致臨床醫師在診斷時常懷疑有其他病毒複合感染,因為快篩無法同時檢測其他病毒。

 

檢驗技術的進步

多套式聚合酶PCR檢測技術可同時進行多重病原體檢測,使得合併感染的確認變得更為快速而精確,這可能解釋了本院與國內一篇2004年研究,在症狀盛行率上的差異。例如,住院個案中主要症狀為支氣管肺炎(87.5%)和發燒(66.7%),而過去研究的發燒比率則高達98.7%,肺炎25.2%及支氣管炎的12.9%。這一差異可能與檢測技術的進步有直接關係。人類鼻病毒/腸病毒的高度共感染率,兩者可能存在協同致病機制,後續可以更深入研究)。

總結

腺病毒雖不若流感或新冠病毒那樣聲名遠播,卻是兒童與社區感染的重要角色。它「平凡」,因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它又「狡猾」,因常與其他病毒聯手,導致病情更為複雜。認識它並懂得預防,才能避免它成為家庭與社區的隱形威脅。這也正是臨床醫師需要良好檢驗工具,幫助快速找出病因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