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黃疸的內視鏡治療
阻塞性黃疸的內視鏡治療
(記者 白蕙華報導)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王堯生
黃疸是國人所熟悉的肝病,因為血液中的膽色素上升,進而使皮膚變黃、尿液呈現茶色的狀況,阻塞性黃疸為其中之一。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王堯生醫師指出,阻塞性黃疸不單會造成肝臟功能的損壞,膽道系統無法疏通如同排水道阻塞般會容易孳生細菌,引發膽管炎、敗血症等急性併發症造成生命危險。
王堯生醫師說,人體的肝膽系統分工為肝臟製造膽汁,透過如同城市下水道般的肝內與肝外的膽道系統,流入腸道內幫助消化;如果膽管阻塞或是狹窄,使得膽汁淤積於膽道內無法順利排出,就會造成黃疸。
至於膽管阻塞的成因,分為良性與惡性疾病。良性的膽管阻塞成因有:膽管結石造成阻塞、其他原因造成的良性膽管狹窄、慢性胰臟炎造成膽管壓迫,或是膽管手術後併發症等。至於膽胰道惡性腫瘤則因國人平均餘命提升,發生率有緩慢上升的趨勢,腫瘤壓迫或侵犯膽管造成阻塞性黃疸的機會跟著上升。
阻塞性黃疸應盡量讓其膽管通暢,才能有較好的預後。對於無法開刀的病患,治療重點就在於成功並維持膽管暢通,降低黃疸,避免膽管炎的發生,使病患能夠及時接受化學治療或合併放射線治療,以延長病患的存活期。王堯生醫師表示,解除病人膽管阻塞的方法,主要有「體內膽管置放支架引流術」及「體外經皮穿肝膽管引流術」2種。病況複雜的病人,也常會合併2種治療方式。
他指出,體內膽管置放支架引流術的優點在於針對中、遠段的膽管阻塞,透過內視鏡及X光透視鏡的輔助,將塑膠或金屬支架置入膽管狹窄處,金屬支架更有自主擴張狹窄處的優勢,與心臟冠狀動脈支架的原理類似。研究顯示金屬支架相較於塑膠支架的使用期間更久,可以減少重複接受內視鏡治療的次數,對惡性腫瘤膽管阻塞的病人有增加存活的時間。
金屬支架也適用於良性膽管狹窄,更有主動擴張狹窄處的優勢,對於慢性胰臟炎所造成的膽管狹窄,其臨床治療效果更勝於塑膠支架。但王堯生醫師也指出,阻塞性黃疸的治療,會因為病患複雜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策略,金屬支架也並非在所有情形下一定都優於塑膠支架,須經評估。
守護回家的路---安寧療護 郭綜合醫院安寧居家
【顯微根尖手術】牙齒保留的最後一線生機
平凡又狡猾之病毒-談腺病毒症狀、檢驗與預防
(記者 白蕙華 蕭博元報導) 郭綜合醫院醫技部/李文琮副院長 腺病毒(Adenovirus)雖然不如流感或新冠病毒那樣廣為人知,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腺病毒的症狀常與一般感冒相似,卻能同時攻擊人體的多個器官系統,並經常與其他病毒共同感染,使病情變得更加複雜。 腺病毒的特性 腺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主要感染呼吸道、腸胃道及眼睛。最易感染的族群是5歲以下的幼童,但老人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也容易受到影響。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密切接觸或被污染的物品傳播。它可能引起發燒、喉嚨痛、結膜炎以及腸胃不適,並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肺炎。 目前,腺病毒缺乏專門的治療藥物,治療主要依賴支持療法。根據本院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8月的統計,對263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兒童進行多套式聚合酶鏈式反應法(FilmArray-multiplex PCR)檢測,發現腺病毒感染率為9.1%(24/263)。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感染案例中有高達75%(18/24)合併其他病毒感染,這些發現說明腺病毒不只是「單兵作戰」,經常會與其他呼吸道病毒聯手(如人類鼻病毒/腸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讓感染的臨床表現更為複雜。 案例分享 案例一:2歲的李小弟到院因醫師診察發現有發燒、氣喘急性發作及支氣管肺炎等症狀而住院,檢驗結果顯示他不僅感染了腺病毒,同時還合併感染其他四種病原菌,包括人類鼻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和新冠病毒。經過三天的治療後,他順利康復出院。 案例二:6歲的張小妹到院因醫師診察發現有急性扁桃腺炎、過敏性鼻炎及支氣管肺炎住院及發燒等症狀而住院,檢驗結果顯示她除了感染腺病毒,還合併感染了人類鼻病毒/腸病毒、A型流感(2型)等共4種病原菌。同樣經過三天的治療,張小妹也順利出院。 這兩個案例充分證明了腺病毒複合感染的常見性與複雜性,導致臨床醫師在診斷時常懷疑有其他病毒複合感染,因為快篩無法同時檢測其他病毒。 檢驗技術的進步 多套式聚合酶PCR檢測技術可同時進行多重病原體檢測,使得合併感染的確認變得更為快速而精確,這可能解釋了本院與國內一篇2004年研究,在症狀盛行率上的差異。例如,住院個案中主要症狀為支氣管肺炎(87.5%)和發燒(66.7%),而過去研究的發燒比率則高達98.7%,肺炎25.2%及支氣管炎的12.9%。這一差異可能與檢測技術的進步有直接關係。人類鼻病毒/腸病毒的高度共感染率,兩者可能存在協同致病機制,後續可以更深入研究)。 總結 腺病毒雖不若流感或新冠病毒那樣聲名遠播,卻是兒童與社區感染的重要角色。它「平凡」,因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它又「狡猾」,因常與其他病毒聯手,導致病情更為複雜。認識它並懂得預防,才能避免它成為家庭與社區的隱形威脅。這也正是臨床醫師需要良好檢驗工具,幫助快速找出病因的關鍵所在。台南新樓醫院響應病安週活動 『孕產安全 你我共守』、『兒童安康 醫同守護』
(記者 白蕙華/台南報導)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訂定每年9月17日為「世界病人安全日」,台南新樓醫院為響應病人安全的行列,於即日起至30日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共同為病人安全採取積極行動,本年度醫策會以主題「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兒童安康 醫同守護」,鼓勵民眾、孕產婦、病人及其照顧者、醫療人員及機構管理者一同響應病安週活動。呼應 114 年世界病人安全日的主題,強調為每個新生兒和每個兒童提供安全照護,病人安全從懷孕開始。 台南新樓醫院劉啓擧院長帶領全院同仁為病安發聲,並提及病人安全一直以來都是新樓醫院列為最重要的事情,不容忽視,今日邀請每一位新樓人共同為締造健康與安全的環境努力,當責的精神為病人多走一哩路,把安全環境列為重點,近期為了病人安全考量,加強耐震補強,車道及無障礙設施的改善等,都是顧慮病人的安全,仍會持續努力。 透過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期望提升民眾對於病人安全意識,同時建立醫病間良好溝通的橋樑,並鼓勵民眾有疑問時勇於提出病安顧慮,增進醫病夥伴關係,藉此營造更健全及正向的病人安全文化。 病人安全週活動揭開序幕,週三(9/17)起,於一樓門診大廳舉辦病安週響應活動,邀請民眾一同進行實體與線上響應,設計主題遊戲「病安防衛隊」,希望讓民眾從遊戲中了解孕產與兒童用藥安全的正確知識。此外,本院亦響應醫病共享決策實踐運動,透過SDM輔助工具進行相關宣導,如:沒有醫療需求狀況下,生產後的我該如何餵養我的寶寶、在獲得醫護人員提供完整的資訊以及協助下,產婦住院期間是否要實施親子同室等;在院內推廣方面,透過全院幹部會議、婦兒病房走透透宣導、門診與藥局團體衛教活動、線上測驗方式等讓全院同仁一同共襄盛舉,為病人安全注入正能量。 本院長期以來重視各項病人安全事務,然而推動病人安全不能只仰賴政府機構或民間醫療團體,更需要病人及家屬親身參與投入。預防失智者走失新利器 成大醫院跨領域研發有成
(記者 白蕙華 郭登輝報導) 成大醫院失智症 中心主任 白明奇 走失是失智照護中的一大難題。根據警政署資料顯示,失智者走失的案件數逐年攀升,光是2021-2023三年之間,就有六千多人因失智而發生走失事件。可怕的是,並非所有走失者都能被尋獲。因此,這是一個挑戰性極高的議題,不論失智病人是否曾有走失經驗,都會讓照顧者與家人處於焦慮不安。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主任,主持多年期的腦科技創新研發及應用計畫,結合跨領域專家學者合作,開發出一套應用軟體協助照顧者。這項發明是根據臨床數據推估走失風險,並提供走失紀錄及衛教指引,期望降低迷路走失的發生率,初步成果相當良好。此計畫獲得國科會補助支持,持續推動相關研究。 參與研究的清華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研究所陳瑞彬教授表示,他負責運用資料科學與統計建模工具,進行相關數據分析與預測模型建置。陳教授有親人曾罹患相關疾病,因而對此計畫格外有感與投入。他也期待未來計畫進一步發展及實際應用後,能為病人與家屬帶來實質助益。 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王靜枝教授則負責照顧指引,提供全面性衛教資料,依據照顧者填入的家庭狀況與需求,直接連結有用的資訊。成大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也積極推廣各項防走失策略,協助個案與家屬提升安全防護意識,並降低走失風險。 受託協助部分開發的資策會人工智慧研究院智慧醫療組林謙德組長表示,失智者經常出現走失迷路的情況,但大家對於空間迷失的起因或發生點卻難以掌握,這款服務的開發可望有效追蹤並分析相關數據。 白明奇主任進一步說明,從1,094筆個案資料的初步分析中,發現幾項與走失相關的重要指標,包括:男性、阿茲海默症患者以及認知功能較差者,發生迷路或走失的風險明顯上升;同時也發現,即便是輕度認知障礙者,也可能出現迷路與走失情況,並造成傷害,值得社會大眾關注。 白明奇主任表示,這項發明命名為「DOVE」,希望每位外出的認知功能障礙者,都能像鴿子般平安回家。「DOVE」已送交台灣與美國專利申請,正進入審核階段,研究團隊也將在未來持續揭露最新進展與使用成果。期待DOVE未來能進入國家長照服務系統,以守護失智者行的安全。攝護腺”蒸”的縮小了
(記者 白蕙華報導)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 泌尿科主治醫師 王彰德 67歲許先生,攝護腺肥大長期解尿困難,服用藥物數年僅些微改善症狀,想接受攝護腺手術又怕手術麻醉風險,最近聽聞衛生部臺南醫院有引進新術式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water vapor therapy),可大大縮短手術時間和減少麻醉風險,因此前來求醫。超音波下的攝護腺肥大100ml,尿路動力學的檢查下有明顯的阻塞性流速,許先生於113年7月接受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water vapor therapy)。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water vapor therapy)可局部麻醉或靜脈舒眠麻醉施做,而許先生因為怕痛選擇靜脈舒眠麻醉,經尿道手術因此身上沒有傷口,手術時間過程僅10分鐘,當天手術完即帶尿管尿袋出院。許先生於術後一周回診時順利移除尿管,一個月後解尿順暢再無過去的阻塞感覺,目前已不用再服用攝護腺慢性處方用藥。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王彰德醫師說明,攝護腺水蒸氣消融手術是近幾年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新潮流,強調的是微創、省時與安全。適用於高齡、不適合長時間麻醉或麻醉風險高的患者,同時也可以保留性功能、降低傳統手術所產生的逆行性射精等副作用,對於存在生育或是性功能是否受影響之疑慮的患者而言較為有益。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原理主要是利用手術設備產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氣,水蒸氣被精確導入病變組織區域,因其高溫與潛熱特性,能迅速傳遞大量熱能。水蒸氣在接觸組織時,產生微小氣泡,形成氣泡膨脹並破壞細胞膜,使病變組織細胞凝固死亡。經破壞的組織隨著身體的自然修復機制,逐步癒合並恢復正常組織結構。過去的研究顯示,大多數患者會在半年內達到令人滿意的「噓噓樂」效果。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的優點 手術時間短:治療過程約5-10分鐘 麻醉風險低:可於輕度麻醉甚至局部麻醉下進行 住院時間短:患者若無不適可不住院,當天返家 有效造成攝護腺肥大組織萎縮、改善下尿路症狀 較少術後出血風險,平時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有機會手術前不須停用抗凝血劑 較無明顯性功能相關副作用 5年內接受再次手術治療機率僅為4.4%,相較於其他攝護腺微創手術效果佳。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治療的缺點 攝護腺體積非常大的患者可能不適合。 術後通常需要留置尿管一周左右待局部組織消腫。 治療後可能還是會出現輕微的解尿不適、血尿症狀,但過一段時間會改善。 需要時間待攝護腺組織萎縮吸收泌尿道症狀才會慢慢改善,一般於手術三個月之後 達最明顯症狀改善。 •不適合尿道解剖構造異常的患者,因其治療的效果與安全可能受影響幽門桿菌恐致消化性潰瘍與出血 青少年亦需警覺
(記者 白蕙華 郭登輝報導) 成大醫院小兒部小兒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羅筱淯 15歲青少年因黑便、嘔吐、臉色蒼白及頭暈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嚴重貧血。接受輸血及藥物治療後,仍持續嘔吐,吐出咖啡色嘔吐物,血色素在一天內由6g/dL降至4.9g/dL,緊急輸血後將病患轉送至成大醫院。病患抵達急診時,臉色蒼白、心搏速度偏快,小兒急診醫師立即輸液補充,檢測血色素為7.3g/dL。住院後安排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醫療團隊立即進行腎上腺素注射及雙極電燒止血術,病情逐漸穩定。3日後進行胃鏡追蹤檢查,顯示潰瘍已止血,而胃部呈現結節性胃炎,病理切片及幽門桿菌檢查結果均顯示為幽門桿菌感染。依據藥物敏感性測試結果,病患接受四合一抗生素療法治療後,症狀完全改善。 成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羅筱淯醫師說明,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亦稱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螺旋狀的細菌,能在胃酸環境中存活。幽門桿菌感染者約有10%至20%的風險發展成消化性潰瘍,約1%至2%可能發展為胃癌。研究顯示,70%的胃癌與幽門桿菌相關,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級致癌物。 全球約有半數人口感染幽門桿菌,兒童的感染率則受地區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發展中國家感染率通常較高,尤其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而生活在衛生條件較佳的地區,兒童感染率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的傳播方式為經口途徑,例如透過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或與感染者密切接觸。 羅筱淯醫師指出,兒童及青少年幽門桿菌感染的臨床症狀多樣化,臨床表現可能不典型,常見症狀包括慢性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有時與其他常見腸胃疾病相似。嚴重感染可能導致消化性潰瘍出血,出現黑便、嘔血及貧血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因潰瘍出血、穿孔導致病況危急。 幽門桿菌感染的診斷方法包括侵入性及非侵入性方法。侵入性方法為胃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胃部和十二指腸黏膜狀況,並取樣進行病理切片檢查、幽門桿菌培養或快速尿素酶測試。非侵入性方法包括碳-13尿素呼氣測試、糞便抗原測試和血清抗體測試。治療則以三合一療法或四合一療法為主,包括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pump inhibitor,簡稱PPI)、鉍劑(Bismuth)與抗生素,療程7至14天,必須按時完成療程以確保療效。 羅筱淯醫師強調,若能及早發現並治療幽門桿菌感染,兒童及青少年的預後大多良好。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增加胃癌風險。羅醫師提醒,治療後仍應定期追蹤,以確保完全根除幽門桿菌。『生活中潛伏的中毒陷阱與危機 你知道嗎? 醫師提醒如何防範』
(記者 白蕙華台南報導) 台南新樓醫院 陳郁錚醫師 75歲女士因急性意識混亂至急診,微燒38度,血檢代謝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鹼中毒,白血球上升及肝腎指數略微上升。醫師靠近時,聞到松香水的刺鼻味道。了解其中毒原因:誤喝松香水(趕來的家人表示自己將其分裝於礦泉水瓶但未標示,而病人嗅覺遲鈍誤當礦泉水飲用)。松香水可由揮發蒸氣及皮膚接觸或口腔攝入中毒,無特別解藥,大量攝入可能引發昏迷心肺衰竭。後續醫師做緊急狀況處置病人症狀就自動緩解。 56歲先生因嘔吐拉肚子等腸胃問題至急診,到院時提到之前有擦拭不明外用藥膏,在醫師詳細追問時,病人生氣強烈反彈提供細節,並在急診時,流冷汗,且心率降至20。醫師指示立即住院經抽血檢查結果為:毛地黃中毒。毛地黃為心臟衰竭用藥,但這位病人原本就無心臟方面問題。其中毒原因為服用班螯(另稱西班牙金蒼蠅或印度神油),為一種壯陽草藥,結構類似毛地黃故實驗室檢測可發現毛地黃指數過高。因毛地黃指數過高反而會引發可致死的心率不整。但這位男士寧可死也不承認陽痿。 24歲碩士生因嚴重異位性皮膚炎,西醫治療療效欠佳經由父親帶至中醫診所就診服用中藥及塗抹藥膏20天期間不適暈倒,但父親信任中醫師解釋為排毒反應,仍鼓勵病人堅持治療。在第二次昏倒時送到急診,其外觀皮膚大範圍塗抹黃色藥膏,經抽血檢查為代謝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鹼中毒,白血球上升及肝腎指數略微上升,血液細菌培養為綠膿桿菌。其後續狀況處置到急診後數小時休克插管送入成人加護病房半日內急救無效。連絡病人家屬將中藥藥膏自費送北榮毒物科檢驗,得到超高的砷含量,為中醫師以雄黃製藥膏,雄黃研磨時未照古法水飛溫度過高轉化爲三氧化二砷(砒霜),中醫師被判過失殺人罪。 台南新樓醫院急診科陳郁錚醫師提及,居家中毒頻傳,小孩誤食藥物、食物中毒事件、一氧化碳毒害、清潔劑誤用…大家都需要學會及時警覺與處理,並掌握預防與應對技巧,才能保護居家的安全。居家常見的中毒事件還包括清潔劑與環境衛生用藥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清潔劑(如漂白水、鹽酸等)與環境衛生用藥(如殺蟲劑),大多含有強烈的化學成分,若誤食也可能導致嚴重傷害,應放在兒童不易取得之處。 此外,有許多清潔劑因容易揮發,若在密閉空間中使用,吸入後也可能對呼吸道造成損傷,建議使用這些化學品時應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尤其應避免將清潔劑分裝到一般容器內,以免誤食。如果是將環境衛生藥物誤噴在臉上、身上,第一時間可以先以清水沖洗掉,如果量較大或感到身體不適,應趕緊就醫。 陳醫師表示,預防中毒事件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妥善存放藥品、清潔劑等化學物質,勿分裝,避免兒童誤食。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徹底洗淨食材,減少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鮮、雞蛋等易受汙染的食材。此外,若聞到食物有疑似腐敗的氣味,就應當機立斷不要食用。 中毒事件的發生往往是意料之外,但如何預防中毒卻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常識,唯有提高對中毒風險的警覺與應對,才可有效降低意外中毒的發生機率。